疝气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我这辈子很成功护工老黎守护植物人1
TUhjnbcbe - 2024/3/28 17:23:00
北京治白癜风的价格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0206/5214886.html

16年

多个日夜

24小时

……

面对一个

无法交流、没有血缘关系的植物人

66岁的护工老黎

拒绝高薪

16年如一日

只照顾这么一个病人

伯牙子期式的挚友?久病床前的孝子?

不,只是病人和护工

年1月20日,农历腊月十八,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这一天是护工老黎66岁生日,他像往常一样用一个人的专属“音乐会”开启了新的一天。

早上8时许,东湖之滨,一位轮椅上的老人被宽厚的棉被包裹着,一旁的老黎拿出音箱、握住话筒为老人演唱他新学的歌曲《梦中的蝴蝶》。几曲唱罢,老黎走向轮椅一边为老人擦拭口水,一边和他商量:“咱们今天再跳支舞?”

路人围拢过来,有的猜测他们是伯牙子期式的挚友,感慨“一生得此挚友足矣”;有人以为他们是病床前的父子深情,点赞“久病床前有孝子”……16年、多个日夜、24小时陪护,其实他们只是病人和护工的关系。

只要天气好,老黎每天都会用轮椅推着比自己大两岁的成明(化名)外出漫步,为他拉二胡,为他唱歌,为他跳舞。老黎推成明的轮椅用坏了三辆,那把二手二胡的弦也不知断了多少次。

黎成林为成明表演自学的舞蹈。记者胡九思摄

他叫黎成林,进城做护工挣钱

他叫成明,是个工程师

老黎名叫黎成林,老家在武汉市江夏区舒安街南嘴黎湾,原本靠理发手艺补贴家用,村里人陆续进城后,他的生意难以为继。偶然听说“城里人挣钱门道多,照顾病人都有钱”,老黎打包了一床棉被进了城。

医院等候多日也没有找到工作。一天,有人问他愿不愿接手一位病人,“很辛苦,找了五六位护工都受不了”。不怕累的老黎开始接手照顾成明。

成明病倒前是一家水利单位的工程师。年的一天,经常奔波在工程现场的成明突然倒地不醒,经紧急抢救虽恢复了呼吸和心跳,人却一直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成了只有生命中枢还在活动的植物人。

16年来只照顾一个人,老黎婉拒他人高薪

老黎从照顾成明第一天起就和他在病房同吃同住,晚上就睡在病床边的折叠床上。除了穿衣、洗漱、吃饭,老黎还要给成明翻身、清理大小便。老黎刚接手时,成明的病情不稳定,不断地咳嗽,痰喷了一墙。老黎就随时用吸管帮成明吸出喉咙里的痰,最频繁时十几分钟就要吸一次。

早上4时30分,老黎起床做饭;每天,老黎为成明擦三次身,换三身衣服;晚上,老黎每两个小时为成明翻一次身;只要天气好,老黎会每天用轮椅推着成明外出漫步,并给他拉二胡、唱歌、跳舞,除冬天外,全年大部分日子晚上也会外出漫步。一次,老黎突然腹痛如绞,晕倒在病房,经抢救才苏醒过来,但老黎坚持晚上住院打点滴次日早上出院,为的是不影响照顾成明。

农民护工黎成林正在病床前照料成明。记者胡九思摄

给成明喂饭要用注射器,需要从喉咙插管的地方打进去。医生给的注射器只能打很稀软的饭菜。“这样的饭菜哪有营养?”老黎就把它改造了一下,把活塞切掉一点,注射时气压不那么大,这样饭菜就能稠一点,也更有营养。

病房的墙角放着一个理发工具包。每个月,老黎给成明理发时,会用热毛巾先给他先敷一遍,在头上按摩一会,“我以前是理发师,知道怎样最舒服”。

常年不休,全天候陪护,很多护工都好奇老黎的工资,“你这样干,收入挺高吧?”老黎直言:“一天元,去年刚涨的价。”这几年,不断有病人家属找老黎,想高薪挖他。老黎动过心,但还是狠不下心。

成明妻子:老公喜欢音乐

老黎为此自学二胡

音乐疗法让植物人笑了

老黎拉二胡全靠自学。早些年,村里的楚剧团把废弃的二胡搁置在老黎家,他选了其中一把摸索着学习。吃过晚饭,他会取出二胡拉几首自己喜欢的曲子,妻子伴唱,这是一天难得的放松时刻。

1月20日,背着二胡的老黎像往常一样用轮椅推着成明来到东湖。几曲唱罢,老黎开始拉二胡,吱吱呀呀刚刚开始,“啪”的一声,声音戛然而止,二胡的弦又断了,他只好掏出包里的备用弦换上再继续拉。这把二胡是一位护工送的,老黎已用了16年,也给成明拉了16年,装二胡的背包已磨破了几个洞。

闲暇时,农民护工黎成林就会在病床前为成明拉奏一曲二胡。

成明和妻子是中学同学,两人同年同月同日生,她风医院看望成明。一次,看到病房中的二胡,她想起成明年轻时也一直很喜欢音乐,特别喜欢听《爱拼才会赢》《走进新时代》等歌曲。老黎把这话放在了心上,还专门买了本歌曲集,闲暇时开始为成明用二胡演奏这些曲目。

最初几年,医院住院。天气好时,老黎想带成明外出散步,护士反对,担心病人出意外。“一个人天天躺在床上,病怎么会好?”老黎记得自己儿时感冒,父亲就抱着他坐在墙角晒太阳,“晒晒太阳多舒服”。说服医护人员后,老黎开始用轮椅推着成明外出漫步。

无论成明在哪里住院,老黎都会用轮椅推着成明外出漫步并为他拉二胡。老黎的二胡拉得并不专业,听起来吱吱呀呀不成调,但他日复一日地坚持着。年春节前的一天,老黎陶醉地拉着二胡,吸引了一位在附近唱楚剧的老人,两人一个拉一个唱,唯一的“听众”成明突然笑了。这是成明昏迷后第一次笑,这让老黎激动得想哭。

天气好的早晨,黎成林都会推着成明到东湖绿道漫步散心。记者胡九思摄

成明的管床医生后来告诉老黎:“你的陪护和音乐给了病人一种环境刺激,这叫音乐疗法,对他有帮助。”这让老黎对照顾成明更有信心了。当然,除了老黎的“音乐疗法”,长期昏迷的成明有了微笑,背后与医生、护士以及成明妻子的护理、照顾等也密不可分。

医院住院后,老黎开始为他学唱歌、学跳舞。老黎跳舞,一开始对着手机视频踩舞步,学了几次之后他干脆凭感觉随性而跳。老黎为了学唱歌,医院捡一些旧杂志,把歌词和曲谱抄写在杂志上。如今,他已为成明演唱了多首歌曲。

要抚养孩子,每月生活费仅元

老黎的妻子常常抱怨:“做了护工后,医院才是你的家。”一年天,老黎很少回家,即使春节,他也只是回家吃个年饭,医院。每月第一天,老黎会回江夏老家住一晚,那天发工资,他要回家把工资交给妻子,用来抚养孩子和补贴家用。老黎养育孩子成人,帮孩子买房结婚,身上的负担不轻。

每个月,老黎只给自己留元的生活费。如何用元生活一个月,一直是全家的谜。除了腌菜,用电饭煲焖煮个花菜是老黎常吃的菜。老黎爱吃苹果,会专门去超市买打折的苹果,如果哪天没有打折的苹果卖,他甘愿空手而回。

每次回家后的老黎显得很不习惯,他躺在家里的床上,整宿睡不着,“换个新环境就失眠”。相比家里的大床,蜗居在病房的那张折叠床上才能让老黎睡得安稳。

农民护工黎成林的舞蹈都是从手机上自学。

1月20日一大早,在前往东湖绿道的路上,成明忽然咳嗽起来,老黎赶忙停下,一只手扶着成明的后颈,一只手握住成明的脖子,帮他止咳。老黎一边给成明止咳,一边像哄孩子一样低头问:“怎么了呀,怎么了呀?”语气像问一个生病的孩子。很多时候,老黎会忘记,成明比他还要大两岁。

今年已66岁的老黎,身高1.75米,体重不足百斤,面部消瘦,两眼凹陷,颧骨突出。常有人问:“黎师傅什么时候退休啊?”他总说,再干几年,干不动再说。老黎知道,总有一天,他要回家,但具体是什么时候他还没想好。

成明和老黎不能交流,没有互动。每次只有在音乐响起时,蜷缩在轮椅上的成明,嘴角会微微扬起,跟随着音乐的节拍轻轻晃动脑袋。老黎已经习惯了与成明朝夕相处的日子,“我的所有生活都围着他,回家一晚也挂念他”。

66岁生日那天,老黎的孩子给他发来了生日祝福,提醒他一个人在外注意身体。中午,老黎像往常一样用电饭煲给自己做了一个花菜。在老黎的记忆中,他没过过生日,也没吃过生日蛋糕,早上“音乐会”上的那首《梦中的蝴蝶》,是唱给成明听,也是在唱给自己听。

记者对话护工老黎

“我这辈子很成功”

朝阳或夕阳之下,老黎沉醉地为轮椅上的成明拉二胡、唱歌、跳舞,二人已经成为东湖景区的一道“人文风景”。有人赞誉老黎:“在东湖,黎师傅唱得不是最好的,但黎师傅是最动情的。”老黎笑笑:“我只为他一个人唱,他感觉好就好。”

采访那天,老黎推着医院,长江日报记者陪着他们边走边聊。一路上,不断有人过来说:“好好报道报道我们黎师傅,他是个善人。”医院门口,保安“拦”住了我们:“来来来,我给你们搬把椅子,就坐在保安室好好采访。我们黎师傅这十几年不容易。”

记者:当初为何会选择进城做护工?

黎成林:我们家的负担一直很重。我妈妈是残疾人,家里兄弟姊妹6人,我是老大,13岁就辍学养家。我自学了理发手艺,上午下地干农活,中午挑着剃头担子走村入户给人理发。但一年下来,家里的钱还是不够花。我一直有胃病,有一年我父母想借钱给我看病,但小弟又得了疝气,我就把钱让出来给他做了手术。

成家后,我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要抚养,身上的担子还是不轻。改革开放后,村里的人都进城打工了,我的理发生意也很少了。

年,我医院照顾生病的妹妹,她回去后和我说,在医院伺候病人也能赚钱,我想着自己干活细心,这工作挺适合自己,就进城也想做个护工。

记者:护工一干就是16年,辛苦吗?

黎成林:家里人都觉得我辛苦,但我不觉得。做护工,我只要照顾好我的病人就行了,工资也一直在涨,去年涨到了一天元、一个月元。虽然要24小时守着病人,但习惯就好了。

几年前,他听我拉二胡忽然就笑了,我高兴了好几年。现在,我一走他就心慌。我们相处16年也有感情了,更不觉得苦了。

记者:你每个月生活费只有元,够花吗?

黎成林:好多年了,我每月都是从爱人那儿领元钱,对我来说够花了。一日三餐都是病人家属提供,我只用买点水果。我爱吃苹果,但不买好的、不买贵的,只买超市打折的。

我十几年没有买过鞋,病人儿子的脚和我一样大,他不穿的鞋就给我。做护工,没有什么需求,一个行李箱就能装下我所有的家当,病房里那医院捡的。

靠着每个月元钱的生活费,我还攒了0多元钱。我一直想买一个音箱,想了一两年才舍得买。我还想换把二胡,但想了四五年,还是不舍得换。

记者:很多人都夸你了不起。

黎成林:我这一辈子没什么文化,只读了小学,也吃了不少苦,但我这辈子还是很成功的。我拉扯大了5个弟弟妹妹,养大了孩子。做护工这么多年,算上自己的工资,又向亲戚借了点钱,我给两个儿子在江夏各买了一套房,还翻新了老家的旧房子。

我的前半生都是在沉重的生活负担里度过,之前太辛苦,看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直到这几年我才意识到自己其实也挺成功的。现在再看,自己虽然不容易,但活得很快乐。

长江日报出品采写:首席记者张维纳评论员常少华视频:主创占思柳胡九思参与胡胜编辑:高阳校对:毛欣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这辈子很成功护工老黎守护植物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