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李治国:草木精华煮人生
“咱渭南哪个大夫中医看得好?”
“李治国,二院中医科那个老大夫。”
“哦。啥病看得好?”
“疑难杂症。干了一辈子中医,北京中医学院老牌大学生。”
夏日的夜晚,渭南城区南湖公园湖中长廊,两个中年人依着栏杆乘着凉聊着天。
……
早上,7点50,医院中医科,李治国已就座诊室,开始看病。
外面的候诊椅坐着两排人。电子呼叫器叫一个名字,进一个人。
中午,12点了,李治国还在工作着,人不看完,他不下班,一不经意间,就到了中午1点。他的午饭很简单,一个蒸馍、一包牛奶,都是从家里带来的。在诊室休息一会儿,再看一会儿书,就到了下午,他又是提前10分钟上班。
有心人发现,上班期间,李治国不喝一口水,也不上厕所,一坐就是一晌。后来,科室来了年轻的医生、护士,人慢慢地多了起来,他们给他叫来了外卖,他的午饭也就不那么单调了。
风风雨雨,一年又一年。如今71岁的李治国已经学医、从医51年。他的右小臂,有一条深深的不规则如蜈蚣一样的沟痕,约有8厘米,这是长期爬在桌子读书、写字、开处方,桌棱磨下的压痕。他笑着说,这就是他的“医路”。
也许,是爷爷临终前那句“叫娃学医吧!”在他心中发芽。也许,是天生的爱好。李治国喜欢看医书,读药方,《长沙歌括》和《医宗金鉴》背得滚瓜烂熟。
年,20岁的李治国来到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求学,受教于刘渡舟、蒲炳全、赵绍琴、蒲辅周等中医教研组的专家、教授,其中董建华、任应秋、步如玉3位恩师的悉心教导让李治国受益良多。
大学毕业,李治国自愿回到家乡,分医院(今医院)中医科工作。他和东府知名老中医陈司林、刘仁山在一个科室,他以“同行都是我的老师”的姿态,虚心向两位老专家学习;博采众长,向当地名医请教,受到悉心指导,得到绝学传承。
东塬有个脑出血病人,患病十多年,二次出血住进医院,深度昏迷,中风偏瘫。住了半个月准备出院时,李治国为其开具处方,回家十多天,胃管、尿管拔了,人也醒来了。
城区有个皮肤病人,身上红斑结痂,医院都没有看好,又到上海、医院,也没办法。回到渭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李治国,用了两个月药,病就好了。这个病人的丈夫在西安做了疝气手术,伤口溃脓好不了,李治国用复方大柴胡汤又给治好了。
临渭区田市镇有人便血,医院,查不清病因,长年靠输血支持生命。在等待床位去北京看病期间,来到医院住院输血。病人哥哥说:“找李大夫看一下吧。过去我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就是李大夫看好的。”李治国用了一次药没见起色,于是请教同行,研究病情,换成龙胆泄脾汤,血止住了。
临渭区凭信乡(今蔺店镇)有个女子,在南方打工时与一个武汉男子成家。婚后得了肝萎缩,医院看不了,没治了,回到娘家后,住进医院。会诊时,李治国给病人家属说:“不要放弃,花不了几个钱,吃上一段时间药。”果真药到病除,还生了两个大胖小子。
问李治国专长啥?李治国微笑着说:“啥没人看,就看啥;来啥人,看啥病。”早前,小孩子来得多,他就给小孩子看病。有个阶段,肝病来人多,他就看肝病。有了肝病科后,肝病人少了,消化系统病人来得多,他又看消化系统的病。现在,呼吸系统病人多,他就看呼吸系统的病。
多年过去,李治国始终如一地战斗在中医临床一线。前多年,中医科就他一个人,他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这块阵地。其间,年轻时他当过医院的院长,为了专心搞中医他辞去职务。其间,有人高薪高职聘请他,被婉言谢绝。他用坚持、坚守、坚信的执着追求与精湛的医术,赢得群众信赖,得到群众赞誉,“四诊八纲精中求,神农本草妙再优;德诚术仁报国志,乡里健康同乐悠。”
……
沉浸于中医,从年少到古稀,那刻在骨子里的挚爱,让李治国以苦为乐,用风寒暑湿燥火煎熬着酸苦甘辛咸,用草根树皮编织着渭南中医好故事。他希望,中医跟上时代步伐,尽快现代化。
作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李治国学术传承工作室负责人,李治国培养着程医、王西茜等8名传承人。他给大家讲授着:“学医需上知天文、下穷地理、中悉人事,要有鹰眼、虎胆,仙手、佛心,不得中途而废,不可固步自封。”
“医道至深,必得勤、苦、思三字修行。”李治国立于言、践于行,把勤融化在行动中,让岁月磨炼成一种精神;把苦咽回肚子里,让君相二火锻炼成钢铁般的意志;把思刻在脑海中,悟出大道至理。
“医学这个课题够大的,我一生都是学生,过去是小学生,现在是老学生。”李治国倾其一生,致力于中医药研究,三根指头一把草药,只把辛苦熬成汤。
来源:渭南日报记者张晓玲
渭南青年网编辑:姚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