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手艺
父亲是一位老*人
绵阳安县花荄街出生
年加入红*
红四方面*当一名通讯兵
过雪山草地才15岁年龄
疲弱饥饿掉队收编国*
转战南北抗击日寇
枪林弹雨中抵御略地侵城
傅作义部队格外英勇
将士争先与敌死拼
固守攻坚倭寇胆颤心惊
将*奋战华夏成名
保定鏖战父亲死里逃生
一个连打剩下三个人
连长、排长和父亲
通讯兵屁股中弹侥幸奔命
整编后父亲守卫*火库
升任排长管理小兵
甘肃平凉扎营屯驻
父亲在部队养成坚守使命
年将*幡然起义
民族和解功勋彪炳
父亲随部队从兰州飞往哈密
屯垦戍边让戈壁繁盛
后勤部里父亲荣立一等功
石河子中学年年标兵
父亲兢兢业业引以为荣
父亲忠实勤奋磊落昭明
文革浩劫遭遇不幸
父母被下放连队劳动
安集海盐碱滩偏远贫困
父亲乐观豁达自力更生
父亲的手艺让我们震惊
自食其力的能力卓尔超群
八连荒凉像孤岛求生
鲁滨逊的故事世界闻名
父亲编织机巧灵动
一双粗糙手敏捷运风
割柳条编箩筐好看实用
自己用送邻居一片赞称
手编箩筐让连领导动心
连队动员自力更生
编箩筐编抬把用于生产
父亲当指导解决乏困
父亲针织巧夺天工
几根细竹签编织风景
织袜子毛衣裤熬夜而成
羊毛线密实厚绒抵御寒风
寒冷冬天不再凶猛
毛袜子毡筒卧雪踏冰
毛衣毛裤是那时的奢侈品
三九严寒也来去从容
父亲垒灶砌火墙烟囱
泥瓦匠活轻车熟门
父亲垒炉灶烈焰熊熊
父亲砌火墙温暖如春
父亲砌的火墙省煤好用
像鼓风机风声隆隆
火墙烫手把炉板烧红
羡慕的农工家家来请
父亲挖菜窖改革创新
蔬菜新鲜保温通风
上下方便简单耐用
左邻右舍如东施效颦
连队食堂也来取经
盖菜窖让父亲指挥决定
父亲的设计省时省工
玉米杆蓬顶透气保温
父亲是盖房子的巧匠能工
打土块干打垒费尽苦辛
家里的配房和凉棚
一应俱全宽敞通明
父亲的木工活高人一等
锯刨凿拼叮叮咚咚
业余时间他总在捣腾
家里缺什么就造什么
安集海13年熬过艰辛
父亲退休时斑白了双鬓
疝气高血压心脏病
盐碱滩上老树凋零
父亲喜欢收集工具
扳手钳子改锥钢锯螺丝钉
修理自行车便于家用
父亲的工具箱可集大成
那一年我从河北回疆探亲
兴冲冲来讨父亲欢心
沉甸甸的工具箱整洁簇新
那可是最新的名牌产品
父亲70多岁疝气严重
小腹疼痛扶墙而行
他哈哈笑着却神情凄冷
“你看我要它有啥用?”
医院不敢开刀
说是年纪太大危及性命
父亲疝气拖了好几年
老兵忍痛一声不吭
后来大哥联系乌城
首府的医生举重若轻
大胆开刀用钢板隔层
疝气痊愈父亲可以步行
父亲晚年喜欢麻将
两个舅舅也来奉陪送赢
父亲乐哈哈笑纳金银
打完牌再分别回送
父亲的手艺终于失传
改革开放丰富了商品
物质世界有求必应
我却成了百无一用的书生
老兵走的时候大雪封门
白皑皑雪花一夜飘零
父亲嘘一口长气闭上眼睛
他的手艺也消失于那个严冬
作于乌鲁木齐-11-26
作者作者杨永,生于大美*,长于天山脚下,汲于玛河之畔,知世事于安集海盐碱滩之上。少年便挑灯夜读世界名著,青年喜颂诗经唐诗宋词元曲古文观止和史记。中年惮于生计奔波操劳。闲时终不能忘记诗歌创作。如今蛰伏于潴龙河畔,埋头诗歌创作,以为爱好娱乐,欲罢而不能。以抒黍离之悲苦,吐胸中之块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