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保姆,因为想睡觉,杀害了自己看护的婴儿。
这是契诃夫短篇小说《渴睡》讲述的故事。这个故事,无疑是一个耸人听闻、令人发指的恶性案件。对于这个小保姆,我们似乎可以用丧尽天良、丧心病狂,以及世间一切恶*的词语,来谴责她、诅咒她。
但是,读完契诃夫的故事,我们对这个小保姆,却感觉不到一丝仇恨,反而会施以同情。
小保姆名叫瓦丽卡,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父亲因病早逝,她离开母亲,为一家鞋匠当保姆,白天做杂活,晚上看孩子。她极度困倦,又不能睡觉,在困意朦胧中,突然意识到看护的婴儿,便是自己不能睡觉的原因。于是,她掐死这个婴儿,躺在地上,睡了过去。
仅仅这个简单的描述,完全不能唤起读者对于瓦丽卡的同情。
那么,契诃夫是用怎样的文学技巧,来为小保姆赢得同情,使读者陷入“两难”的情感挣扎之中呢?那就是选择性全知视角。
在文学创作中,需要选择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选择性全知视角,是传统小说创作中通常会运用到一种叙述视角。这种叙述视角,往往从故事中一个人物的角度进行讲述,一方面对事件的过程作全知性叙述,一方面揭示人物内心的秘密。
契诃夫的《渴睡》,便是通过瓦丽卡的视角,讲明了她杀婴的客观原因,描述了她惨痛的内心世界。让读者附体在瓦丽卡的灵*之上,体会她命运中的悲苦与凄凉。
一、对事件进行全知性叙述,说明瓦丽卡杀婴的客观原因
《渴睡》的叙事时间,虽然仅仅一天,却展示了瓦丽卡极度疲惫的保姆生活。
故事从瓦丽卡深夜看护婴儿开始,这时她已经犯困了,眼皮粘在一起,脑袋往下耷拉,可是她却要强忍困意,摇着摇篮,哼着歌,让那个啼哭不止的孩子,安然入睡。否则,她就会被吵醒的老板殴打,或者被夜间喂奶的老板娘斥骂。
一直熬到白天,老板和老板娘,又开始支使瓦丽卡做各种杂活。“瓦丽卡,生炉子!”“瓦丽卡,烧茶炊!”“瓦丽卡,把老板的雨鞋刷干净!”“瓦丽卡,把外面的台阶洗一洗!”在老板和老板娘的吆喝声中,瓦丽卡一刻都不能歇息。但是,她喜欢这种状态,因为忙起来,就不觉得困了。
到了傍晚,天渐渐黑下来,瓦丽卡露出了笑容,这预示着她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了。但是,老板家却来了客人。
于是,她又开始在老板的吆喝声中,烧茶炊、买啤酒、买白酒、收拾青鱼。直到客人离开,老板要去睡觉,这时,老板也给她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瓦丽卡,摇娃娃!”一切又回到了故事的开始。
这种循环式的连轴转的工作状态,是违背基本生理需求的残酷压榨,对于一个人的精神和体力,是一种巨大的摧残。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一个人满足了较低需求后,才能有更高级的需求。
生理需求是最基本、最起码的需求,它包括解饥的食物、御寒的衣服,也包括睡眠。生理需求无法满足,一个人便会面临生存的威胁。瓦丽卡便处于这种状态。
因此,契诃夫在《渴睡》中的叙述,为瓦丽卡所遭受的剥削与压榨,与她掐死婴儿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因果联系。
二、挖掘人物内心秘密,唤醒读者的同理心
在讲述瓦丽卡现实的生存状态时,契诃夫将她悲惨的人生,以梦魇与幻象的形式,穿插其中。
在摇着摇篮的困意中,瓦丽卡仿佛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般,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家,一个乌黑而闷热的农舍。
她看到了父亲疝气发作后的痛苦,一位好心的医师,帮他们找到马车,医院。
她看到了母亲告诉她父亲逝世的消息,她走到小树林中,独自痛哭。
她看到了自己和母亲走在路上,赶到城里找活儿干,母亲向路人可怜的乞讨。
她看到了一条布满稀泥的宽阔大道,背着行囊的人和阴影倒在淤泥里,深深地睡去。
这些梦靥与幻象,是瓦丽卡残酷的回忆,也是她卑微的祈求。虽然家庭贫困,她还是希望父母重回身边;虽然道路泥泞,她还是愿意躺在淤泥中,沉入梦乡。
她柔弱而且胆怯,对于命运的种种困境、种种摧残、种种压迫,从未想过对抗,对于一切都是逆来顺受。在老板的吆喝声中,她唯命是从,拼尽弱小的力量,完成所有工作。
但是,饶是如此,她却连睡觉的资格都没有。她不明白,这个世界,为什么偏偏不让她活下去,哪怕卑贱地活下去。
她明白,她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解决了它,她才能活,才能痛快的睡上一觉。
当然,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她不认为这是命运的问题,命运太强大;她也不认为是老板的问题,老板也很强大。
那么,只有婴儿无休无止的啼哭,才是那个让她活不下去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是瓦丽卡能够解决的。
《渴睡》这篇小说,通过选择性全知视角,让我们得以深入这个13岁小女孩的内心世界,看着她人生多舛,看着她步履维艰,看着她饱受欺凌,看着她罪恶滔天。
我们深知婴儿无辜,瓦丽卡的手段愚昧凶残,但是在契诃夫的文字中,我们对瓦丽卡,已经无力站在道德的高处,对她进行评判,唯有恻隐之心、怜惜之心、悲悯之心。这也就是契诃夫所营造出来的“两难”困境,让读者在情与理的碰撞之中,无法抉择。
而“两难”困境,也往往是叙述性文学作品的精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