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电动车送外卖的快递员不是好骑士。有耀眼履历做背书的李一男一说要做电动车就迅速成为市场瞩目,对于我这个时不时得骑个电动车送外卖的奶茶店老板兼自媒体人来说,还真觉得电动车市场确实需要互联网行业来敲打敲打,现有产品确实都太粗糙了。
文丨王利阳
来源丨百度百家
不开电动车送外卖的快递员不是好骑士。有耀眼履历做背书的李一男一说要做电动车就迅速成为市场瞩目,对于我这个时不时得骑个电动车送外卖的奶茶店老板兼自媒体人来说,还真觉得电动车市场确实需要互联网行业来敲打敲打,现有产品确实都太粗糙了。
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电动车的运用非常广泛,种类繁多。电动独轮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电动代步车、电动汽车、电动公交车、电动工作车、电动观光车等等,这里我们仅讨论两个轮子的电动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以及最为常见的电动踏板车。
庞大混乱无节操的(两轮)电动车市场,“急需”互联网+来冲击
在手机市场被互联网企业玩坏之后,BAT们又陆续进入汽车市场,不过互联网+的大风并未就此停滞,如今又吹到了自行车、电动车市场,在百度、乐视相继宣布推出智能自行车之后,拥有华为、、百度等名企工作光环的李一男将目光锁定在了电动车市场。
有关李一男的经历背景就不吹捧了,不了解的可自己百度,但李一男要做的这个事可得好好说说,这个每年只有几百亿看起来不算起眼的市场实际上有很大的机会。20世纪末出现的电动车,如今的年产量保持在万辆左右,从业人员已有多万人,现社会保有量达2亿辆之多。可见电动车市场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不起眼,其背后仍有非常大的潜在价值值得挖掘。
然而,这个市场的混乱程度已经导致行业发展陷入停滞,厂商们对各种无节操无下限的竞争乱象无可奈何。业内人士表示,“(这个行业)现在大家最擅长就是挣‘快钱’,不断地抄袭、复制,却鲜有人去研发创新,扩展生产线,买点配件,迅速组装出跟别人一模一样的东西,非常容易。”若感兴趣,不妨细心留意路上的电动车,或者去各品牌店走访一圈就会发现此言非虚。如此低的准入门槛使得全国出现大大小小的厂子多达三四千家,品牌众多、价格悬殊、假冒伪劣、质量难保。
山寨、模仿、抄袭导致的同质化恶性竞争已经严重的影响到这个行业的发展,有机构统计,近年已有约家左右的企业退出电动车市场竞争,随着市场规模陷入瓶颈,行业洗牌加速。根据工信部统计的数据来看,年,我国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5万辆,产量与上年持平。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表示,“全国电动自行车产销量16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仅靠现有的技术和同质化的产品很难刺激和进一步拉动电动自行车的新消费。像苹果改变手机历史一样,电动自行车也需要具有极强个性和颠覆性的产品出现。”
市场压力正迫使电动车产品向轻量化、锂电化、智能化方向升级,而互联网+的到来将加速这一过程。在李一男眼里电动车是一个野蛮生长的行业,“2亿用户的市场,这个行业居然没有一个辨识度足够高的品牌”就是他的机会。不过,这么有潜力的市场,难道只有李一男一个人看到了么?为什么没见其他互联网公司吵着嚷着要改变这一市场呢?
(两轮)电动车与手机、汽车不同,缺少未来值
电动车与手机、汽车不同,其未能引起BAT、小米、乐视、华为、们重视的最大原因就是缺少“未来值”。什么是“未来值”?
手机产品可以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汽车中的智能系统可以作为车联网的入口,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做手机和汽车最大的价值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其所带来的移动互联网和车联网市场的入口价值,掌控了入口之后,未来可以做非常多的衍生服务,这就是他们的“未来值”。
电动车的“未来值”是什么?手机和汽车的入口价值源自“屏幕”和使用时长,而电动车一来只是简单代步工具用时不长,二来骑车时不适宜操控屏幕,所以没有配置智能屏的迫切需求。没有屏幕就意味着缺少入口价值,所以也就一直未能引起互联网巨头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