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地菍的功效与作用活血止血,清热解毒治痛
TUhjnbcbe - 2021/7/14 17:36:00
白癜风怎样快速治疗 http://m.39.net/disease/a_5696802.html

地菍介绍

山地菍(《生草药性备要》),地茄(《植物名实图考》),铺地锦(《岭南采药录》),地吉桃、地葡萄、地红花(《广西中兽医药植》),古柑、苦含(《闽南民间草药》),倒藤王不留、金头石榴(《泉州本草》),地石榴、毛冬瓜、水汤泡、提脚龙、猫儿眼睛草(《湖南药物志》),铺地稔(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野落苏、红地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落地稔、地稔藤(《南方主要有*植物》),矮脚埔梨、埔淡,波罗罂子(《福建中草药》)。

diren

叶含鞣质7.40%,果实含鞣质2.02%。

5~6月采收。

活血止血,清热解*。治痛经,产后腹痛,血崩,带下,便血,痢疾,痈肿,疔疮。①《生草药性备要》:"叶,煎水,洗疳痔热*、麻疥烂脚,蛇伤。"②《陆川本草》:"止血,解*,消炎。治子宫出血,痢疾,疮痈溃烂红肿。"③《闽南民间草药》:"清热解*,活血消疝。治赤白痢,产后腹痛。"④《闽东本草》:"治痛经,崩带,血痢,痔瘘,风疹,疝气。"

《陆川本草》:"味甘微涩,性稍凉。"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闽东本草》:"孕妇忌用。恶麦冬、硫*、雄*。"

《闽东本草》:"入肝、肾、脾、肺四经。"

地菍披散或匍匐状亚灌木。技秃净或被疏粗毛。叶小,卵形、倒卵形残椭圆形,长1.2~3厘米,宽8~20毫米,先端短尖,基部浑圆,3~5条主脉,除上面边缘和背脉上薄被疏粗毛外,余均秃净;叶柄长2~4毫米,被粗毛。花1~3朵生于枝梢,直径约2.5厘米;萼管长约5毫米,被短粗毛,裂片5,披针形,短于萼管;花瓣5,紫红色,倒卵圆形,长约1.2厘米;雄蕊10,5强,花药顶孔开裂;子房与萼管合生,5室,外表有粗毛。浆果球形,径约7毫米,熟时紫色,被祖毛。花期5月。果期6~7月。生于丘陵地带和马尾松林附近,以及灌丛、草地。分布我国东南,西南各地。本植物的根(地菍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治疗消化道出血将地菍全草按1:2浓度制成水剂,成人每次20~40毫升,用微温水冲服,每日3次,必要时加服1~2次。儿童酌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2例,治愈(症状消失,粪便潜血转阴)50例,好转(症状改善,潜血由强阳性转为弱阳性)10例,无效1例。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8例,治愈6例,好转1例,无效1例。其止血作用可能与它含有鞣酸及酚类等有关。部分病人服药后有便秘现象。

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全草。

《岭南采药录》

点击图标查看

疾病查询免费直播临床视频医学宝库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菍的功效与作用活血止血,清热解毒治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