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肝经4个穴,防治几十种病
TUhjnbcbe - 2021/5/3 12:56:00
白癜风老牌名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99918.html
肝应春天之气,立春之后养肝、预防肝系统疾病也成为首要任务。下面跟随我们来了解肝经吧,学会这个经络,以及4个重要穴位,会对养肝很有帮助!首先我们要了解肝经循行的路线,因为主治作用里有一条叫做“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不仅仅是肝脏本身,凡是肝经循行经过的位置,它的病证都可以治疗。所以知道了路线,肝经穴位能解决什么疾病,基本上也就出来了。一、足厥阴肝经循行路线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下至足大趾外侧段(大敦穴),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一寸处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侧前缘,在内踝上八寸交于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抵少腹,上行至章门穴,循行至期门入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于目系,出于额,直达头顶部,与督脉交会于巅顶百会穴。主干我们说完了,另外,足厥阴肝经还有两条支脉。“目系”的支脉:从“目系”下行经过面颊,环绕口唇之内。肝部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二、足厥阴肝经主治概要1.肝胆病这个自然不用多说,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和肝胆都有最密切的关系。2.妇科病、前阴病肝经循行经过阴部、小腹部,这里是泌尿和生殖系统所在部分。另外肝主疏泄、肝主藏血,这两个功能与女子的行经、男子的排精都有密切关系。所以对于妇科病、男科病,泌尿系统疾病都有治疗作用3.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这一条每次都会出现在主治概要当中,它包括经脉循行线上路过的地方,对于肝经来说,主要是胁肋部的疼痛、下肢内侧的疼痛与活动障碍、目系疾病。三、肝经的4个常用腧穴1、大敦穴在足趾,大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①疝气,少腹痛;②遗尿、癃闭、五淋、尿血等前阴病;③月经不调、崩漏、阴挺等妇科病;④癫痫。大墩作为足厥阴肝经的第一个穴位,也叫做井穴。井穴是是特定穴、五输穴中的一个,它经常用来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问题,不论男女。2、太冲穴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①中风、癲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滞产等妇产科病证;③*疸、胁痛、口苦、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④癃闭,遗尿;⑤下肢痿痹,足跗肿痛。直刺0.5~1寸。太冲是肝经原穴,也就是肝经元气留止的部位,可以疏泄肝胆、清热明目、舒筋活络,起到很多作用。3、蠡沟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①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等妇科病证;②小便不利;③疝气、睾丸疼痛;④足胫疼痛。平刺0.5~0.8寸。蠡沟穴是络穴,意思是从这里分出来一个支脉,连接和它相为表里经脉的地方,这个穴位就是络穴。所以蠡沟穴既通于肝经也通于胆经,它主治范围也比较多。4、章门穴在侧腹部,在第11肋游离端的下际①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呕吐等脾胃病证;②胁痛、*疸、痞块等肝胆病证。直刺0.8~1寸。章门有个特殊身份,就是八会穴之一的脏会,所以五脏的疾病都可以选用章门来治疗。章门还是脾的募穴,也就是脾的精气输注于腹部的地方,所以章门还可以治疗脾胃的问题,比如腹痛腹泻等等。5、期门穴在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左侧当脾脏。①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腹泻等肝胃病证;②郁病,奔豚气;③乳痈。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期门是肝的募穴,是肝的精气输注于胸腹部的地方,那么主要就是用来调理肝胆病了。高阳县妇幼中医科您身边的健康养生专家-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肝经4个穴,防治几十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