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半夏泻心汤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
TUhjnbcbe - 2021/4/29 17:18:00

高程熙

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医学硕士。

现医院中医科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以中药为主兼用针灸,用针药并施的方法治疗内外科杂症。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仁们:

大家晚上好,我叫高程熙,医院中医科医生,主要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在我的同学王福磊医生的引荐下,我加入了书院群,今天有幸在姜宗瑞老师的鼓励下和大家一起学习讨论经方。我从医时间不长,理论学习功底较浅和临床经验尚有不足,因此讲的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今天我带来的题目是“半夏泻心汤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

一、出处

半夏泻心汤一方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出自东汉·张机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在仲景书中共出现两次:

一是《伤寒论》第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还出现在《金匮要略·呕吐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的这个条文是鉴别柴胡剂、大陷胸汤和半夏泻心汤的。柴胡剂是胸胁苦满,不治疗心下满,不是治痞之方。大柴胡心下急,但是还要有两胁苦满。结胸证和痞证与胁肋没关系。

半夏泻心汤是调和寒热的主要方剂之一,有寒热平调,和胃降逆,散结除痞的功效。此方本来是治疗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外邪乘虚内入,以致寒热互结,而成心下痞。主症表现为心下痞满不痛,呕吐,下利,舌苔多厚腻。《金匮要略》中把半夏泻心汤用于内伤杂病之呕吐、哕、下利诸病,可见其主治不局限于六经病证,后世医家遵照此法,随证加减,广泛应用于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诸证。

泻心的“心”并不是指心脏器官,而是指心下部位,即上腹部。泻心就是泻除心下部位的邪气,消除心下部位的痞满症状,所以名谓“泻心”实则泻胃。也有人认为是小柴胡汤去柴胡加*连以干姜代生姜而来。

从《伤寒》和《金匮》看这个半夏泻心汤主治病症基本上就是《方剂学》上面讲的心下痞满不痛,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苔*腻或者厚腻这一类病症,方剂学上给加了个脉象,认为脉是弦数的。

日本人稻叶克和和久田寅所著《腹证奇览》以图例的方式展现了半夏泻心汤这个心下痞的具体位置,差不多久是上腹部剑突以下按之硬而不痛。

半夏泻心汤主证“心下痞满,呕而肠鸣”,承淡安先生为此还创了一个针方,指出脉应沉而濡,舌苔薄*。针法为:中脘,内关,公孙,太渊,足三里强刺激。

二、组成

那么下面讲一下方剂的药物组成:

半夏洗,半升*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

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批评他所在年代的医生说“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那么我就思求一下经旨,看看《神农本草经》中对半夏泻心汤中记载的的药物的论述。

半夏属于下品

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张,咳逆肠鸣,止汗。一名地文,一名水玉。生川谷。

《名医别录》里面记载了“主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能辛开散结,化痰消痞,可用于心下痞坚。

半夏是洗过才用的。这在《金匮玉函经》有较明确的记载:“凡半夏不咀,以汤洗数十度,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也”。半夏有*,使用之前要“洗”,而且要用“汤”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汤,热水也”,因此“以汤洗数十度”就是用热水反复泡洗几十次,直到水液清澈,令半夏“滑尽”即半夏本身的“隙涎”被除掉。

*芩属于中品

味苦平。主诸热*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创恒蚀,火疡。一名腐肠。生川谷。

*连是上品

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御览引云,主茎伤,大观本,无),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一名王连。生川谷。

日本人吉益东洞搞了个《药征》,认为*芩主治心下痞,旁治胸胁满,呕吐,下利;*连主治心中烦悸,旁治心下痞,吐下、腹中痛。

干姜为中品

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川谷。

人参,必须是上品

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盖。生山谷。

关于这个人参咱们简要说两句,《时珍国医国药》年第24卷第10期发表了张文宗等学者的研究论文——《小柴胡汤用人参之辨惑》,通过探讨《伤寒论》小柴胡汤所用人参的史实,提出古方所用人参实为上*人参,后为辽参、*参所替代的观点,认为古方小柴胡汤之人参当为五加科上*人参。

古之上*即今之山西省长治一带,“秦并天下,置上*郡,以其地极高,与天为*,故名。”。隋代将其改为潞州,即当今的山西省长治县及黎城县一带,系属太行山脉。上*之人参者,潞州之人参者,就是上*之人参。人蓡(艹+浸)《说文解字·卷一·艸部》“蓡”言“人参,药草,出上*”;《吴普本草》及《名医别录》更指出生于上*山谷。

宋·王存《九域志》(元丰九域志)曰“潞州上*郡贡人参一千金”,历代的统治者为了能“长命百岁”,采挖过度,这个参就少了。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言“上*人参,殆不复售”。《本草纲目》上也有记载:“上*,今潞州也。民以人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今所用者皆是辽参。”

清·吴仪洛的《本草从新》:“按古本草云。参须上*者佳。今真*参久已难得。肆中所卖*参,种类甚多,皆不堪用。唯防风*参,性味和平硬纹者伪也。”这个*参就已经不是五加科植物了,而成了桔梗科的*参了。

大枣,这个也是个上品

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肋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叶覆麻*,能令出汗。生平泽。

大枣的用法是擘,这个字是个多音字,一个是bāi同掰,读Bò指的是大拇指。擘应该指的就是用手指剖开、捏开。

甘草是上品。

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久服轻身延年。生川谷。

徐大椿之《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说“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甘能补中气,中气旺则脏腑之精皆能四布,而驱其不正之气也。”

在甘草中,特别注明了甘草炙。关于甘草炙的用法,《说文》曰: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段玉裁注曰:炙,炕火日炙。炕,举也,调以物贯之而举于火上,以炙之。蜜炙甘草始于宋代以后,《局方》里才有蜜炙甘草的用法。伤寒上只说了甘草炙,人家没说蜜炙。所以啊,从说文上讲的这个应该就是用火烤一下或者炒一下,应该就是炒甘草。

三、煎煮方法

药就这么多,拿了处方怎么煎煮呢?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东汉时期的一升大约折合现在ml。一斗水大约就是0ml,先煮出来1ml,然后浓缩成ml,温服ml,每日三次。

再煎就是浓缩药液,调和药性。如徐灵胎《伤寒论类方》言:“去渣再煎者,此方乃和解之剂,再煎则药性和合,能使经气相融,不复往来出人,古圣不但用药之妙,共煎法俱有精义”。

四、药物配伍和制方思想

清·柯韵伯以症状为依据,认为半夏泻心汤证除心下痞外,呕吐亦是其主症,而半夏既能散结除痞,又能降逆止呕,故以半夏为君,如柯琴曰:“此痞本于呕,故君以半夏”。

对此成无己也有研究,《伤寒明理药方论》有较为明确的论述:“*连味苦寒,*芩味苦寒,《内经》曰:‘苦先入心,以苦泄之。’泻心者,必以苦为主,是以*连为君,*连为臣,以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味辛温,干姜味辛热,《内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为助,故以半夏、干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甘草味一甘平,大枣味甘温,人参味甘温。阴阳不交曰痞,上下不通为满,欲通上下、交阴阳,必和其中。所谓中者,脾胃是也。脾不足者,以甘补之,故用人参、甘草、大枣为使,以补脾而和中,中气得和,上下得通,阴阳得位,水升火降,则痞消热已,而大汗解矣”。

成无己认为应该以*连为君,认为*连才有泻心的功效。成无己开创了以经解论的先河,老先生喜欢引用《内经》的理论来解释《伤寒》,连方药性味都不离内经。这个是言必称《内经》。

对于全方药物配伍,这个日本人的《腹证奇览》中也有一定的发挥,他们认为本方“以*芩除心下痞,以*连除胸中热,故名泻心,然其证以水气为主,古以半夏去水气,配伍干姜散结,用人参开胃,用甘草大枣舒挛缓急,诸药相和,退胸中之热,逐水气以治呕,除心下痞。”这个认识和汤本求真《皇汉医学》里面的记载差不多。

五、药物剂量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半夏泻心汤的用量问题。

“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给药物组成不给药物剂量比例,治疗效果可能就会产生差异。这在《伤寒论》中是非常常见的。如桂枝汤主治太阳中风,由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加上桂枝二两就成了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气。

那我们就要看看当时的汉代剂量换算成现代剂量大约多少。

光和(光和二年即年)大司农铜权的发现,为解密《伤寒论》原方剂量贡献尤为突出,光合大司农权上所刻得铭文显示,这个权是当时*府为统一全国衡器颁布的标准,属于当时的国家标准。

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凡教授在《伤寒杂病论中的药物剂量问题》一文中做了专门考证。根据权的实测值,发现东汉一斤为现克,一两就是,15.克。仝小林教授也对《伤寒论》的升等单位做了药物实测,比如半夏半升,约48克。

那么:*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约46.9克*连15.6大枣擘,十二枚约48克。

从这个数据看半夏泻心汤的用量比例应该是3:3:3:3:3:1:3的比例,*连一其他药三。

药物的比例不能失调,比例失调就成了刚开始讲过的桂枝汤,桂枝加桂汤之类了。

这些药量都已经远超药典用量,按照药典开医生开五剂药总量才这么多。

六、临床应用

在临床应用这方面,因为我临床时间较短,书院的各位老师经验一定比我丰富,我就简单说两个吧。我处理脾胃病经常用这个方子,但是多有加减,没有完全用过原方。

案一

某妇,因饮食不节,尤喜各类水果,因上腹部胀满2周余到我科就诊。症见上腹部胀满、嗳气反酸,食后腹胀;嗳噫酸腐秽气,嗳气或矢气后稍有缓解,二便调,舌质红略暗、苔*腻,脉滑。

予半夏泻心汤加丹参、檀香、焦三仙3剂。药后复诊自觉诸证较前明显缓解,自觉饱餐后稍有腹胀,原方继进三剂。药量大约是按照伤寒换算剂量的三分之一。

案二

某大学生,因反复恶心清晨尤甚,饱餐后上腹部不适来诊,。除上证外见手足畏寒,面颊部散在数个粉刺。舌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予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焦三仙、*芪、苍术等药加减治疗数次,未觉恶心,上腹部不适,粉刺皆消。

这个是个个例,本来打算处理脾胃的,后来粉刺居然好了,不知道是不是跟内服中药有关。学生因条件有限,吃中药的不多,所以这个不好观察。

讲了这么久,耽误大家时间了。以上就是我对半夏泻心汤的理解,讲得不足或者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各位同仁批评指正。今天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半夏泻心汤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