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泰照宇泰定者,陰平陽秘
TUhjnbcbe - 2021/4/25 19:39:00

匯萬物之精,攬一爐之芳。

——泰余香業

香,在天地日月的精華中藴育而生。燃香的剎那,我們的呼吸與天地的靈氣連結、共鳴,改善和影響著身心。人為天地之間,泰余麾下三十一種香,無論是宗教供養,或是四時攝生養性無一不涵蓋其中。

製香是一種良心的修為,「泰余」諸所有香皆出漢傳密法師之手,傳遞的是天、地間的祝福,傳遞來自諸佛、菩薩、金剛、諸天護法等一切神祇的善護。隨著真言的低吟,在專注的攪拌、揉搓的過程中,柔軟細緻的香粉,它們的生命逐漸甦醒、活絡,一直到飽滿......

製香者的格局決定了香的圓滿。

「泰余香品」

成分:沉香、旃檀香、熏陸香、安息香、降香、肉桂、薏苡仁、肉蓯蓉、澤瀉、生地、熟地、川芎、當歸、白芍、牡丹皮、麥冬、沙參、枸杞、菊花、柴胡、山萸、巴戟等兩百餘草本草木彙集而成。

上供與下施:“泰照”,亦名「安禪」。《安般守意經》:“諸比丘,持續不斷修習安般念,能獲大果,能致大譽。持續不斷修習安般念,可令四念處修習圓滿。持續不斷修習安般念,可令七覺支修習圓滿,持續不斷修習安般念,可令智慧解脫完成。”

智者大師亦雲:“安那般那,三世諸佛入道之初門。”“佛說甘露門,名阿那波那,於諸法門中,第一安隱道。”“六妙門者,蓋是內外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道,故釋迦詣道樹,跏趺坐草,內思安般,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因此萬行開發,降魔成道。當知佛為物軌,示跡若斯,三乘正士,豈不同遊此路!”“於數息中,不得生死,不得涅槃可入。是故不住生死,既無二十五有系縛;不證涅槃,則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以平等大慧,即無取捨心,入息中道,名見佛性,得無生忍,住大涅槃常樂我淨。”“妙名涅槃,此之妙法能通至涅槃,故名妙門,亦名六妙門。”“菩薩入六妙門,即能具一切佛法,故六妙門即是摩訶衍”。

以爐中“泰照”為所緣,身、心安住;守一不移。能緣、所緣朗朗清明;心地朗然,靈光獨照。此亦是佛門泰斗,淨慧老和尚生前所指出契入“生活禪”的基本方法。

此香香氣清寧,極適宜禪坐靜修。亦以供養護法“韋陀尊天菩薩”為住,行者以恭敬心、以此妙香禮拜、供養韋陀菩薩,自可得菩薩加持驅除種種不順、障難,契入三摩地。

香助健康:《讀醫隨筆》:“肝之性,喜升而惡降,喜散而惡斂。肝為將軍之官,而膽附之,凡十一髒取決於膽也。”

東垣(李東垣)曰∶膽木春升,餘氣從之,故凡臟腑十二經之氣化,皆必藉肝膽之氣化以鼓舞之,始能調暢而不病。凡病之氣結、血凝、痰飲、腫、臌脹、痙厥、癲狂、積聚、痞滿、眩暈、嘔吐、噦呃、咳嗽、哮喘、血痹、虛損,皆肝氣之不能舒暢所致也。

或肝虛而力不能舒,或肝鬱而力不得舒,日久遂氣停血滯,水邪氾濫,火勢內灼而外暴矣。其故由於勞倦太過,致傷中氣,以及憂思不節,致傷神化也;內傷飲食,外感寒濕,脾肺受困,肝必因之。故知古人平肝之法,乃芳香鼓舞,舒以平之,而降以伐之也。此非平,乃伐肝。

腎水虧不能滋肝,則肝木抑鬱而不舒,必有兩脅飽悶之症,肝木不能生腎中之火,則腎水日寒,必有腰背難以服俯仰之症。補肝之材多於補腎,此者何?蓋腎為肝之母,肝又為命門之母,豈有木旺而不生命門之火者哉。

想了解更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泰照宇泰定者,陰平陽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