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
出处:《伤寒论》、《金匮要略》
乌梅丸功效:温里寒、清虚热、安蛔;癣疾。可用于治疗慢性肠胃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以及胆道蛔虫等症。
乌梅丸主治证(原文加个人注解):
1、厥阴之为病,(半表半里虚则饮水自救)甚则消渴,(上虚故,则寒自下上攻),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郁热因胸中阳气津液不得下布),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若)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主要特征:一、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二、上热下寒或上虚下寒。厥热往复或厥利和发热往复。
2、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3、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4、个人总结:乌梅丸主治上虚热、下沉寒,又见心下痞硬,气上冲胸,心中烦热,渴欲饮水,或呕逆或下利者。证见中焦脾胃虚寒,大便溏而小便清,四肢不温,脉虚缓。或见蛔虫病(虫病目前已经少见)
原文解读(略显枯燥):乌梅丸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均有提及,一处为厥阴病篇,在论及厥阴病证之后出方;一处为蛔虫病篇,专门论述了蛔虫病的处理,在蛔厥处出方。可是蛔虫病篇优先处理蛔虫作痛的并不是乌梅丸,而是甘草粉蜜汤,也就是说乌梅丸并非是治蛔虫,而是蛔厥。蛔厥这个词是相对于厥阴病篇中的脏厥而言的。而脏厥,根据原文的意思,也就是初期手足逆冷、脉微,七八日后,从手足逆冷往身体躯干处延伸畏寒感,且外人摸起来体温也偏低,其人躁烦不得安宁。是正气已败,邪气以胜,这是个危证。
那么我们先不谈“蛔”,单独来看“厥”。准确定义在后面条文有,即手足逆冷。手足逆冷是什么意思?是不光外人摸着皮肤发冷,病人自己觉得自己也冷,这个冷是从手脚寒冷往躯干延伸的,一种发自肺腑的冷(另外有一种当归四逆汤的手足厥寒,那种病人自己并不觉得手脚发冷,但是外人摸起来感觉手脚冰凉)。综合原文的各个概念和逻辑来看,乌梅丸治的是蛔+厥的蛔厥,更准确的来说,其实厥是在蛔之前发生的,应该表示为厥+蛔,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人没有厥证,只是蛔虫病的话,那还用不到乌梅丸了。正是因为这个人出现厥证,才导致蛔虫在体内不安,上蹿下跳,左冲右突的不老实待着。因为古人卫生条件差,寄生虫发生的较多,所以才会把蛔虫发作的症状当成一个很容易见到的现象,当作了乌梅丸的主证内容之一。那么我们如果抛开了蛔虫不提,仅仅讨论厥,那就要对应到原文中的另一处内容,也就是厥阴病的框架条文: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这句我们跳过,蛔虫的问题前面说了)下之、利不止。我在自己注释时,改成了若下之,则利不止。前面的部分,如消渴,这里的消渴,我认为是偏上焦消渴,也就是欲饮水。看上去都是热证,可唯有一点,饥而不欲食,如果是里有实热的话,应该是口干舌燥、口渴欲饮、消谷善饥的,并不会是“饥而不欲食”,这说明热是胃里有虚热(这个胃里有虚热的感觉,就很像我们吃了比较辣的食物之后,胃里有一种烧烧的感觉,嘴里发干,想喝点冷饮才能舒服点似的),如果仅看到了热就用下法的话,自然下焦本来就虚寒才导致的热上浮,下之当然利不止了。“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一句,根据《伤寒论》中奔豚汤的条文可知,心阳不足的时候,下焦寒气水气是有自下而上向上进攻的本能的(其实也就是趁你病要你命的,哪儿虚邪气就往哪儿去的简单道理),只不过奔豚汤证以水气上攻居多,乌梅丸证以寒气上攻居多,才造成了如此的症状。所以综合了所有的情况,从文字上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适合乌梅丸的情况,病人手足逆冷,自觉畏寒,同时口渴欲饮、饥而不欲食,又感到心中(胸口)疼热、自觉有气从下往上撞。另外再延伸的就是上焦很容易上火,面色也是发赤,这个面红是一种戴阳,古人称为面如红妆,并不是健康的红润,下焦很容易拉稀腹泻的这么一种情况。那么为什么这种看起来很混乱里边的上热下寒会导致了手足逆冷的厥证呢?因为中虚,中焦虚了则不能把气血很好的循行开来,下焦也因为中焦的虚而虚,导致浮阳上越造成了上焦虚热。所以这是个关键从古到今的方剂学分析,认为乌梅丸证是一个寒热错杂的证,配方也是寒热药错杂其间,我这里简单的分析一下方剂组成:首先一个配伍,是干姜蜀椒人参,这是大建中汤去饴糖以温中祛寒,(饴糖功用甘温止痛,因为没说腹痛,去之);另一个,干姜*芩*连人参汤去*芩(*芩功用治湿热腹痛痢疾、清肺热、止血,于此处不合),这是治厥阴病里寒,又被吐下误治后,食入口即吐的方子,用*连*柏除了治痢外,*柏更重要的是泻相火清虚热能坚阴;当归桂枝细辛,这是当归四逆汤的主要药味,用以温通经脉。因为对于下焦的寒而言,表现出来的是个阴证,所以用炮附子振奋机能;用乌梅收敛,使阴阳协同一致。温里建中、温通经脉、清热祛寒、从问题的源头开始治理,先稳固中焦大本营,安内以攘外,一点一点的平叛收复失地,则四方无不归顺、天下归于一统。
Ps:一直以来,乌梅丸主要用途有三个,一个是驱蛔虫;第二个,是上文中分析的乌梅丸证来使用;第三个,用来治疗久利,也就是慢性的菌痢或者是慢性结肠炎造成的长期腹泻。另外治癣疾,这是源自陈潮祖先生的一则医案的验案,也是临床上非常值得借鉴的一个应用方向。
一只黑白花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