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气病临床以自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为主要症状特征。发作时,常伴见腹痛、胸闷气急、心悸、惊恐、烦躁不安,甚则抽搐、厥逆,或少腹有水气上冲至心下,或兼有乍寒乍热等。古病名,见《灵枢》、《难经》、《金匮要略》,《医宗金鉴》等,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金匮要略》称之为“奔豚气”。豚,即小猪。奔豚一由于肾脏寒气上冲,一由于肝脏气火上逆,临床特点为发作性下腹气上冲胸,直达咽喉,腹部绞痛,胸闷气急,头昏目眩,心悸易凉,烦躁不安,发作过后如常,有的夹杂寒热往来或吐脓症状。因其发作时胸腹如有小豚奔闯,故名。从证候表现看,类于胃肠神经官能症,而出现肠道积气和蠕动亢进或痉挛状态。
病理病因
有因惊恐忧思损伤肝肾,结甚之气冲逆而上;亦可下焦素有寒水,复因汗出过多,外寒侵袭,汗后心阳不足,肾脏阴寒之水气乘虚上逆,以致气从少腹上冲,直达心下。本证发病,多与心、肝、肾三脏有关,并与冲脉的关系尤为密切。
桂枝加桂汤方
《伤寒论》:“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泄奔豚气也。”
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桂枝能降气治冲逆,桂枝加桂汤能治奔豚,然此奔豚必须是有表证之奔豚,无表证则用苓桂枣甘汤。加桂是加强解表,以降逆。此奔豚是人体机能强的人正气回击的表现。人体机能强,故可称解表。
需要提醒的是:本方之“加桂”是加桂枝还是加肉桂,历代医家看法不一。仲景之方仅有桂枝之名。桂枝辛甘温,有温通阳气、散寒化饮、平冲降逆、通调血脉作用,与肉桂相比较,桂枝偏于走表走上,发汗解表,温通心胸阳气,并能降逆气;肉桂辛甘大热,偏于走里走下,温里散寒,助肾阳而补命门之火。冉雪峰《冉注伤寒论》云:“加桂或云加肉桂,矜矜于桂枝肉桂之辨,不知《神农本草》原系一桂字。桂枝温和,氤氲鼓荡,可内可外,可上可下。张锡纯《衷中参西录》疗肝胆气逆,兼天气下陷阴证,用一味桂枝救愈。升陷降逆,一物两擅其功,一方两收其效,得此而本方加桂之义,益以证明。”
章虚谷认为若用于治疗肾邪上冲,宜加肉桂;而用于解太阳之邪,宜加桂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