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肾系病证
1、水肿
基本病机
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水液泛滥肌肤
病位
肺、脾、肾,关键在肾
阴水
阳水
阳水—属实。多由外感风邪、疮*、水湿而成。病位在肺、脾。
阴水—属虚或虚实夹杂。多由饮食劳倦、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所致。病位在脾、肾。
辨证要点
首辨阳水、阴水,次辨病变脏腑
治疗原则
发汗、利尿、泻下逐水。“开*门”“洁净府”“去菀陈莝”
辨证论治
阳水
风水相搏
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恶寒,发热
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越婢加术汤
湿*浸淫
眼睑浮肿,延及全身+身发疮痍,甚则溃烂
宣肺解*,利湿消肿
麻*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饮
水湿浸渍
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苔白腻,脉沉缓
运脾化湿,通阳利水
五皮饮合胃苓汤
湿热壅盛
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苔*腻
分利湿热
疏凿饮子
阴水
脾阳虚衰
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纳减便溏
健脾温阳利水
实脾饮
肾阳衰微
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腰酸冷痛
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瘀水互结
水肿延久不退+皮肤瘀斑,腰部刺痛,舌紫暗
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记忆:
水肿风越肾济武,水浸胃皮湿热疏,
*麻脾实瘀四物。
2、淋证
概念
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症
基本病机
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淋证与癃闭
淋证尿频而尿痛,且每日排尿总量多为正常。
癃闭则无尿痛,每日排尿量少于正常,严重时甚至无尿
血淋与尿血
血淋有尿痛,尿血无尿痛
辨证论治
热淋
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苔*腻,脉滑数
清热利湿通淋
八正散
石淋
尿中夹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
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石韦散
血淋
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
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
气淋
郁怒之后,小便涩滞,淋沥不宣,少腹胀满疼痛
理气疏导,通淋利尿
沉香散
膏淋
小便浑浊,乳白或如米泔水
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程氏萆薢分清饮
劳淋
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
补脾益肾
无比山药丸
记忆:
热八石苇劳无比,气沉血蓟膏萆薢
3、癃闭
概念
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
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
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
基本病机
膀胱气化功能失调
病位
膀胱与肾,与三焦、肺、脾、肝密切相关
治疗原则
腑以通为用
辨证论治
膀胱湿热
小便点滴不通+苔*腻,脉数
清利湿热,通利小便
八正散
肺热壅盛
小便不畅或点滴不通+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有咳嗽
清泄肺热,通利水道
清肺饮
肝郁气滞
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爽+情志抑郁
疏利气机,通利小便
沉香散
浊瘀阻塞
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代抵当丸
脾气不升
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
升清降浊,化气行水
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
肾阳衰惫
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畏寒肢冷,腰膝冷而酸软无力
温补肾阳,化气利水
济生肾气丸
记忆:
癃湿正肺热清肺,滞沉阻挡脾中肾
4、阳痿
概念
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的性生活
病机
肝肾心脾受损,气血阴阳亏虚,阴络失荣,或肝郁湿阻,经络失畅导致宗筋不用
鉴别诊断
早泄:阴茎能勃起,但射精过早,射精后痿软,可进一步导致阳痿
辨证论治
命门火衰
阳事不举,举而不坚+精薄清冷,畏寒肢冷
温肾壮阳
赞育丸
心脾亏虚
阳痿不举+心悸,纳呆便溏
补益心脾
归脾汤
肝郁不舒
阳事不举+心情抑郁,胸胁胀痛
疏肝解郁
柴胡疏肝散
惊恐伤肾
阳痿不振+惊吓史
益肾宁神
启阳娱心丹
湿热下注
阴茎萎软,阴囊潮湿
清利湿热
龙胆泻肝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