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针灸基础理论的研究
着重在循经考穴;
对针灸临床治疗的研究
着重在调气治神。
只有将两方面结合起来,
才能照应全局,推进学科的发展。
下面就谈谈
针灸中的调气治神——分析气血
0
针刺的作用,总的说来都是调理气血。
《内经》中对气血的论述主要是从针刺出发,其认识是从针刺实践中来。通过刺血络而认识血的特点,就是很好的例证,所谓“刺其血者”,或说“取血于营”;关于气就较为抽象,但这是指可感知的有动态的现象。针刺中的感觉和反应(简称感应)就称为“气”。
古代刺法就有“取血”和“取气”的不同,在“取气”中还要区分出各种的“气”。现在有人把针刺取气、得气的概念局限化了,以为针刺出现酸、胀、重、麻的感觉就叫“得气”,解释作“针感”。有人还主张用“针感”一词取代“得气”,这种说法不全面。
“得气”可以说针刺感应,不能只注意“感”而不注意“应”。当然在病人身上不是都能既有感又有应,比如痿证(如小儿麻痹症)的局部是有感而无应,瘫痪(如截瘫)的局部常少感而乱应,甚至无感无应。
《金针赋》说的“死生贵贱,针下皆知”,虽然说得玄妙,但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针下的感应是有所不同,医者必须注意分辨。
02
人体不同的部位气血分布不相同,这可结合解剖特点去认识。
血管神经的分布,对于针灸施术者是应具体了解的。古代所说的各经气血的有多有少,实际是从针刺临床上得来。血多者适宜取血,气多者适宜取气;血少者不宜取血,气少者不宜取气。对这一理论讲得比较完整的是《灵枢?九针论》。
03
候气、得气是否都要达到针下出现酸、麻、胀、重和沉、紧、涩的要求呢?
并不都是如此。
根据临床的实际和经典的理论,把人体的“气”分各个层次,不同层次的感应是不相同的。如刺皮肤层有轻微的痛感,不会出现酸、麻、胀、重,可出现些皮肤潮红而不会有沉紧涩的反应;有的话那就是沿皮下透刺,如刺百会穴等;也有很快透过皮肤,沿皮下浅刺,不引起酸胀等感觉,如“腕踝针”刺法。
这种刺皮肤或刺皮下的刺法是否算得气呢?这也是得气,是得浅层的“卫气”。七星针叩得轻些是微痛,叩得重则出血;针刺到血管壁时也出现痛感,并引起出血,这是否不算得气呢?这也是得气,是得较深层的“营气”。这就是《灵枢》所说的“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和《素问》所说的“取血于营,取气于卫”。
在皮肤针刺法中就包括这两项内容,不能把这些刺法排除在“得气”之外。
04
针刺痛觉算不算得气呢?
这也属于营卫之气。
《*帝内经太素》说的“卫气虚则不仁而不用”,麻木不仁者是卫气虚的表现。“痛则神归之”,痛能引神气,如针刺人中的痛觉,就能起醒神的作用,说明针刺并不是一概避免痛。感觉到了沉重的程度都可成为痛。针刺治疗在于掌握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的感觉,有分析地加以运用,使能起到良好的效应。
针刺痛觉也属于得气,这可从末端部位的一些用穴去说明。
四肢末端的井穴,可用于取血和取气,取气多数是刺痛感觉。《难经》说的:“诸井者,肌肉浅薄,不足使也。”就是指其不便于用针。
耳郭部也是一样,以痛感为主而不是酸麻等感觉,也不会有针下沉紧等反应。但这些部位同样能调营卫之气。
可见浅层的感应是针刺治疗的重要方面,而深层的得气则属于“谷气”。
05
谷气是指“分肉”或称“筋肉”(现称肌肉)中间的气,一般所说的得气主要指此。
《灵枢?官针》说的:“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浅刺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这里说的是先刺到卫气,再刺到营气,随后刺到谷气,有浅深、大小的不同。
下谷气,说明谷气是有上下传导作用的。
所谓“气下乃止,不下复始”,都是指的谷气。还说“谷气顺脉,卫气逆行”,顺着经脉传导的是谷气,而卫气则可不顺经脉走。由于谷气在筋肉间,针下出现的沉紧感是由此而来。
《标幽赋》所说的,“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即指谷气而言,将此作为主要的得气是对的,但不应忽视得卫气、得营气也是得气,只是浅深和感应程度有不同,随证施用,都能取得疗效。
06
对谷气的掌握,根据传统观点,要求感应的出现较为和缓,酸胀沉重为病人所能耐受,一般不用激烈过强为病人难以耐受的麻电样感觉。
以往陆瘦燕前辈就不赞成刺激神经干的强刺法,认为这是暴气。
《灵枢》说过“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徐缓而调和的感应为病人所能耐受,且能反复行针,可延续较长的时间,有利于作用的积累。
紧张而急骤的麻电样感应,古人可能视之为“邪气”,对正气是一种损害。临床上须作持续行针的针麻镇痛,所得的气就需要这种徐而和的谷气。
07
气的感应主要因部位的解剖特点而有不同,还因体质和病情的关系其敏感程度各有差异。
感觉过敏的,有所谓“神动而气先针行”;正常的人是针入而气至;迟钝的人经多次才有所感觉,所谓“数刺乃知”。
年龄上,儿童时灵敏,至老年趋于迟钝。
有些人因疾病而感觉迟钝或缺失,自然就不能很好得气。
对这类病人,可采用附子饼灸法以温运其阳气,这是取“寒痹者纳热”之意。
08
通过刺卫、刺营、刺谷气而达到调气治神,所说“神气”就包括卫气、营气和谷气。
穴位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之处,也是“卫气之所留止”的所在,这是外的部分;
“神气舍心”和“头者精明之府”以及“脑为元神之府”,是指其内的也是高的部分。
《灵枢》说的“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以“神”为本是抓住了总的要领。
文源:针灸问鼎
脂肪瘤/结节患者的福音
市面上唯一一款食品级气血双补的调理品
法国的"正宗中国针灸"
美国针灸同中国针灸的比较
中药方配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医案
针灸是最高明的医疗手段
小议针灸的剑宗与气宗
中医针灸:五千年华灿闪耀至今
看看中医、针灸在国内外的差距有多大
治病的正确顺序:一针,二灸,三用药,现在都反过来了
针灸名家阎润茗:临床实用针灸配方!
针灸:如何用《*门十三针》治疗“邪”病!
耳穴、电针、艾灸治疗鼻炎的针灸疗法
面肌瞤动
程莘农针灸医案
美国有3万白人中医针灸师,一个集团*的中医!
太全了,各种痛症的针灸治疗
年薪60万美元,美*公开招聘中医针灸师
当全球最不可一世的美*在拥抱中医针灸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针灸中各种疾病常见“反应点”最全收集
针灸治愈20年过敏性鼻炎患者
石学敏:以针灸治疗为中心的中风诊疗体系
针灸必知的刺灸禁穴和体位!
倪海厦:我国针灸治痛是遇到病人越痛效果越好,几乎是立竿见影的
针刺手法是针灸技术的灵*
为什么总要在医治无法之后...才想起针灸
学习针灸方法浅谈(建议收藏)
传统医学针灸的“七方十剂”
国医大师贺普仁首度公开秘籍《“一针一得”针灸临证秘法》
最全针灸取穴,一学就会(有图示)
五行针灸——寻找真实的自我
各种痛症的针灸治疗(图解)
针灸大师杨继洲说:头部不可多灸
孩子发烧了,艾灸一个穴立即管用!比打针吃药强多了
赶快看看你适合做针灸吗?
午后低热
名家针灸医案
针灸心悟:古歌配方汇集(针灸必读,干货分享)高立山
彭静山先生针灸秘传十八绝招(无价之宝)
你所不知的针灸秘术-*门十三针
如何让针灸在中国重振雄风?
李辛:针灸是如何实现补泻和治愈的
地道美国医生:我用中医针灸治愈了癌症
针灸入门练习秘诀!想学习针灸的朋友赶紧看看收藏!
针刺意外之教训(针灸师必看)
3岁女孩像蛇一样爬行,生吃活鸡!医院检查正常,中药、针灸治愈
诸位有没有想过,《*帝内经》里面为什么几乎只讲针灸,而不讲汤液学?
中医师对话观众,没事不要乱针灸(附针刺手法)
娄绍昆:针灸入门一夜通
用六经辨证方法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治愈*瘾的传奇故事
初学针灸需要掌握的取穴方法,全在这里!
中国针灸纳入美国医保-美国人高兴坏了
为什么总要在医治无法之后...才想起针灸
==========END==========
随喜打赏
长按上方赞赏码支持我们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