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清末民初台州首富黄百万黄楚卿
TUhjnbcbe - 2020/11/17 18:30:00
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m.39.net/pf/bdfyy/

*崇威(-),号楚卿,椒江葭沚人。19岁时继承祖业,从事实业活动,拥资百万,富甲一方,被人称为“*百万”。

民国初年,海门作为台州和浙南部分地区物资集散地和吞吐口岸,商店、行局林立,一片繁荣景象,被人誉为“小上海”,这与*楚卿作用的发挥有着直接的关系。

△*楚卿

*楚卿少年老成,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很早就显露出经商理财的才能。光绪十九年(),*家业务正式由20岁的*楚卿接替经营。从此,他跻身商界,日渐成为台州首富,显赫一时。

*楚卿从商时,正值甲午战争前后,人们都将振兴实业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手段之一,清*府也放宽了限制实业的*策,以利税源收入。

*楚卿抓住有利时机,利用祖上积累的*治、经济优势,上结**要人,下交地方名流,积极兴办产业,涵盖了房地产、船运、南北货、棉织厂、药材、盐号等10多个门类,很快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庞大的工商企业集团,当时在台州无人能望其项背,为海门以后的工商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盐业是*家祖传产业,经营有年,以盐致富,从*楚卿祖父开始经营这一垄断行业。其父*蒸云,光绪举人,利用其地位将盐业扩展到临海、天台、仙居、永康、武义、缙云等周边地区。

*楚卿接手后,着力扩大经营网络,盐号发张到36处,遍及海门、临海、海游、仙居、舟山、石浦、路桥、天平、玉环、鳌江等城镇。食盐属专卖物品,收入颇丰,这是*氏家业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

△*楚卿大儿子--*正達(达)

清末明初国内航运业兴起后,海门凭借便利的水上交通,海上可通沪、甬、瓯、闽等商埠,内河可通*岩、临海、温岭、仙居、天台诸县。优越的交通条件带来了海门市场的繁荣,成了台州六县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几乎全部南货由海门供应。

*楚卿认识到海门特定的地理条件,更注重发展航运业,为此不惜重金购得客货轮船“永安”号,行驶于宁波、上海,方便人们旅行和经商。同时添置10多艘木帆船,主要供经商之用,其中“万”字号8艘,分别是“生、丰、宗、泰、孚、盛、源、通”;其中,“*万生”号最大,载重量担(约吨),最小的“*万通”号载重60吨。木帆船常年行驶福建、江苏两省,也到过广州、台湾等地。

借此,*楚卿的南北货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泰记”货号主销闽、粤二省的红糖、桂圆等干货,批零兼营,年销售额达到30多万银元,可见规模之大。民国9年(),“*万泰”号曾从台湾运载明矾到台州销售,获利甚多。

商业逐渐发达,使得人口的流转和集中日益明显,但人们的环境卫生意识很差,群众普遍缺乏医药知识,医院、防疫部门,因此,当时传染病流行非常普遍,几乎每两三年就要流行一次霍乱,由于缺医少药,死亡率很高,常常弄得人心惶惶。

其他的如白喉、流脑、麻疹等疾病也常肆虐害人,严重影响了商业经营,海门急切需要医疗机构和医生,于是私人开业的西医便应运而生。然而许多人缺乏资金,*楚卿慷慨资助,最早帮助陈惠民成立“医院”。由于*楚卿的资助,医院床位渐多,并能做截肢、疝气、阑尾切除、难产、眼科等手术,在海门、台州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海门人的健康提供了一定保障。

*楚卿还在临海开设“*同德药店”,后回迁海门,分南、北两店,聘几个医术高明的医生坐堂看病,在集市日聘请名医来店应诊。该店采购地道药材,精制丸散膏丹,创出了一定名气。

△*楚卿二儿子--*正逵

民国6年(),*楚卿创办了海门恒利电气公司。初时选址葭沚,购75匹马力的柴油机发电,可供盏15瓦电灯同时晚间照明之用。

后因其母讨厌机器嘈杂之声,*便将发电机移往海门,并增加一台匹马力的煤炭火力发电机,可供盏15瓦电灯照明之用,并在海门、葭沚间架起专线。这家电灯公司是海门乃至台州首创,具有积极意义。

民国11年(),*楚卿以银圆购得因资金不足也已倒闭、由*岩县署出示标卖的*岩新华电灯公司,在*岩郏家巷创办恒利电气公司第二支厂,年营业额达银元。

不久,*楚卿又在海门、葭沚间试办电话,便于商务信息的传递。

房产地产业是*氏家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基础,较为典型的有振市公司。该公司在民国3年()从海门天主教堂中收回轮埠码头后集股成立,经营码头、房地产、仓库等业务。这是台州第一家地产股份公司,*家占60%以上的股份。公司成立后,新建第一、二、三号木质浮码头,并开辟东、西振市街,建屋(旅店、商店)出租。

振市公司的创办,奠定了海门未来商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以码头客货业为主、仓管业为辅,配以一套完整的服务设施的商业网络和经济中心。三座码头的修建,提高了海门港的地位,一跃成为当时浙江仅次于宁波、温州的第三大港口。

还有盐号弄住宅区。*家在这里有数百间房屋供出租,另在“荷花深”有65间生活用房。*家共有农田多亩,按每亩10多元计,值5万元左右。

民国8年()印度尼西亚华侨邹辉清回国,拟在三门湾开辟农垦自治区,浙江省*府任命实业厅厅长云韶为筹备处主任,打算开发三门湾。这吸引了一批实业家赴三门投资,*楚卿也去了,在三门围涂造田,养淡后种植水稻,取得一定成效。

△*楚卿三儿子--*叔平

民国8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驻上海总公司总经理美国人富士(音译)指派该公司的薛良初为台州经理,推销火油、洋烛等产品。起初,群众无人问津,后因推广使用玻璃灯罩的“美孚灯”解决了煤烟问题,民间开始大量使用煤油。

*楚卿又做起煤油生意,与美孚油行签订合约,出任经纪人,开设“泰孚”油行,聘应泽修为经理,经销美国煤油,直到民国14年()美孚公司在海门另设办事处后才终止与泰孚油行的经销关系。经销煤油,方便了群众生活,改善了照明条件,也拓展了*楚卿的业务范围。

除上述产业外,*家还有“*元泰”等6处典当行,“*萃泰”六陈行(米粮店)、豫泰米厂、*允记咸鲜鱼行、*万记酱园酒场、大源祥绸布洋货号、椒江织布厂等,大大方便了民众生活,为海门经济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楚卿晚年影像

为管理这些企业,*楚卿选配了总管、账房、师爷、主护院等人手,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大胆任用工作人员。每年正月初五后,决算年度盈亏,由各企业送交*氏审查上年度经营盈亏情况的“红单”,再分批召集各单位负责人汇报经营情况,详细了解具体问题。调查结束后奖优罚劣,甚至撤换部门负责人。

不过,*氏对各部门负责人在完成*家业务后也可捎带做点自己生意赚点额外收入的做法,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督,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导致他们在任职内私蓄钱财,迅速致富;到*家衰落时又以亏损账单搪塞,乘机大捞一把,加速了*氏家族企业的崩溃,教训深刻。

谈到海门港口的发展,不能不提及民国初年*楚卿与乡坤联手,与法国传教士斗争,收回被霸占20余年的海门码头轮埠事件。

《此事详见〈振市风云录之一--收回轮埠码头碑记〉一文,作者:王及》

随后,*楚卿又集资创办了海门振市公司,“振市”的意思就是“收回领土,振兴商市”。

《振市公司详见〈振市风云录之二--振市公司与振市街〉一文,作者:屈统掌》

民国初建,财*困难,社会秩序不稳。浙江**府未能及时拨付地方驻*粮饷,经常激起地方纠纷和动乱。海门驻*也不例外,官兵因拿不到*饷,正思哗变。危急时刻,*楚卿挺身而出,垫付*饷3万银圆,稳定*心,避免了一场社会动乱,解除了人民的痛苦。

△东山中学校董名录

20世纪20年代前,海门、葭沚一带没有一所初中。为发展地方教育事业,也为解决自己子女入学问题,*楚卿决定在已成为自家花园的东山创办一所初级中学,兴建教室数栋,并建有西方色彩的工艺教室一座。

民国14年()春,私立东山初级中学开学,*楚卿自任校董,聘工程师吴文衡为校长,首届招生20人,以后每年春秋陆续招收新生,以“恒利电气公司”股份1万元作为学校基金,股息提作经常性费用支出,学生缴纳一定费用。

首届学生毕业后,*以校董身份宴请全体同学。不久,为适应学校发展,*又将“东山别墅”全部移作校产,大大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至民国19年(),共有23个班级,学生约千人之多。

*楚卿兴建东山中学,得到了国民*府教育部的嘉奖。30年代*死后,该中学逐渐成为共产*地下组织活动的基地,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为抗日战争输送了一批力量,这是创办者*楚卿始料不及的。

△东山中学,当年台州的"抗日大学"

至为可惜的是,民国29年()农历四月十九日,日寇登陆海门,盘踞东山,临走放火烧了三昼夜,一座瑰丽无比的江南园林式学校化为乌有。

清末民初,振兴实业虽成一时风潮,而要大发展还是困难重重。既受外国控制,又受国内封建官僚系统的束缚。因此不少商人往往攀附官方势力,甚至自己捐资做官。

*氏家族发迹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楚卿与*界过从甚密,如任过浙江巡按使、山东省省长、北洋*府内务总长的屈映光是其挚友,在*收回海门轮埠组织振市公司时给予了支持;后来的省长张载阳是*的儿女亲家。

*自己在宣统元年()选充浙江省谘询局议员,辛亥革命后参加台州光复,又曾任一、二届省议会会员、台州**分府财*司长兼海门厘局局长。但*自认为文化不高,当官不自由,最终未出任*界要职。

他自己可以不当官,但不遗余力地支持与自己互通声气的人当官。如为支持临海举人周萍洄竞选省议会议长,不惜亲赴省城花费数万银圆打点,终获成功,后周*两家又结成儿女亲家。

△*楚卿故居

民国初,原维新领袖康有为路过海门,*作为地方名流设宴招待,以提高知名度。由于实力雄厚,地方官多有依赖,附近各县县长上任伊始,都要到*家“拜客”,以示联络,可见*家影响之大,在当地无与伦比。而当他受利欲驱使贩卖鸦片时,地方官也碍于情面,不敢过问。

从20世纪20年代起,*家迭遭变故,势力迅速衰落。民国9年()7月、民国10年()8月、民国12年()8月,海门连续遭受三次特大洪潮台风的袭击,*楚卿属下商号多在沿海沿江一带,房屋、货物几乎冲毁净尽,损失十分惨重。

△*楚卿故居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天灾既临,人祸又起。民国13年(),浙江*局发生变动,张载阳下台,*楚卿失去*治靠山。省*被亲家*敌掌握,自然对*家不利,可谓“树倒猢狲散”。

此时有人告发他贩运鸦片入港,涓米出海,*楚卿被迫逃往上海避难,家中事物,无法顾及。不久,又遇上火灾,匪灾、同伙勒逼、家庭不和等不顺诸事,更是雪上加霜,给*楚卿巨大的精神刺激,终致忧郁成疾。

民国17年()后,*楚卿大脑已失去了正常思维。这时,*家子女年幼,都在求学,无人接管家业。往日心腹眼看大势已去,便乘机巧取豪夺,将百万资产变卖折损,消耗殆尽。贫病交加中,*楚卿于民国20年()8月19日撒手西去,终年59岁。

*楚卿的一生,在海门创办事业可谓轰轰烈烈,为海门近代工商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虽富甲乙方,但对子女教育严谨,要求他们勤劳节约,不可浪费粮食;要爱护家乡人民,不可仗势欺人。

他时常周济穷人,遇荒年施粥,每年除夕前,将长工挑出一担担早米糕、番莳丝,沿街分给无米过年的人,或者夜间派人秘密将红纸包(内装银洋或钞票)塞进穷苦人家的门槛里,给他们一个惊喜。

莫道本土无文化,用心发掘鸣天下!

---END---

“更多精采文章”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末民初台州首富黄百万黄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