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育儿知识被提出并参与讨论。老一辈人的育儿经验和年轻一辈人的新育儿理念也会发生很多碰撞。那么这时候,其实不用着急,我们还是多查查资料,听听医生和专家们对的建议。今天我们来说说小宝宝一哭就抱会被惯坏吗?
宝宝一哭就抱抱到底会不会养成放不下手的坏习惯呢?
其实几年前,在小编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刷到过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说其实国外人的育儿理念和我们传统的相差很大。说小宝宝也会形成条件反射,他一哭,大人就抱,时间一长他就会形成一种潜意识,只要我哭妈妈就会抱抱,所以会经常哭着要抱抱;文章里建议小孩子哭的时候要放下,等他哭的声音小了,或者不哭了再抱起来。这样习惯之后,小宝宝会觉得,啊,我不哭闹乖乖的时候妈妈才会抱我,哭的时候没有抱抱。这样时间长了,小宝宝就不会用哭闹这样的方式来求抱抱。
可能很多宝妈都纠结过这个问题。想抱又不敢报,怕孩子长大之后变成爱耍性子,不讲理,爱哭闹的孩子。
其实这个说法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0-6个月的宝宝,他还没有建立一个因果关系,并不会耍“小心机”。哭闹其实更多是他表达自己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的一种方法。如果宝宝发出的需求信号长期得不到父母及时的回应,孩子以后会缺乏很多安全感,导致情感缺失,性格内向等等。如果是半岁以上的孩子哭闹的话,可以放缓脚步去考虑一下是否一定要马上去抱他。
根据小编自己理解,孩子抱抱会养成坏习惯指的是孩子不哭闹的时候。可能很多家庭初次迎来一个新宝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都非常喜爱,不管孩子有没有哭都喜欢抱着孩子逗一逗,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其实孩子不哭的时候专家和医生都是不建议抱着的。让孩子躺着或者爬着自己玩能更好的促进孩子骨骼和身体的发育,对孩子有很大好处。反而经常抱着,尤其是抱着晃小孩儿对小婴孩的发育很不好。
不要抱着晃孩子所以,1岁以下的小孩,不哭的时候家人们可以在旁边看他自己玩耍,逗逗孩子,给孩子唱唱儿歌,认识小动物,做个小游戏等等。但孩子哭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情况及时回应,看看孩子是否饿了,瞌睡了,穿太厚热了,或者该换纸尿裤了等等,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尤其是男宝宝,不能长时间大声哭,放任孩子一直哭容易让小男孩患上小儿疝气,非常麻烦,影响宝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