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植物是红蓼,又叫荭草、红草、大红蓼、东方蓼、大毛蓼、游龙、水藩棵等,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茎粗壮直立,高可达2米,叶片宽卵形、宽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两面密生短柔毛,叶脉上密生长柔毛;
叶柄长柔毛;托叶鞘筒状,膜质,总状花序呈穗状,顶生或腋生,花紧密,微下垂,苞片宽漏斗状,草质,绿色,花淡红色或白色;花被片椭圆形,花盘明显;瘦果近圆形,6-9月开花,8-10月结果。
中国除西藏外,广布于中国各地,朝鲜、日本、俄罗斯、菲律宾、印度、欧洲和大洋洲也有分布。野生或栽培。生沟边湿地、村边路旁,海拔30-米。适于观赏,果实入药,名“水红花子”,有活血、止痛、消积、利尿、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痢疾、腹泻、吐泻、转筋、水肿、脚气、痈疮疔疖、蛇虫咬伤、小儿疳积疝气、跌打损伤、疟疾等功效。
红蓼是含有小毒的,因此在平时的使用上,尤其是对于药理以及药性不清楚的情况下,最好在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后,食用才是安全可靠的。
实际上红蓼的嫩叶是可以作猪饲料,也可以人吃的。红蓼小时可以将它的嫩叶摘下来用沸水焯熟后,凉拌食用。不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早就没人吃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