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腰部环线”带脉上医院徐汇健康
带脉,为什么会叫带脉呢?
让我们从它的循行路线中一探究竟吧~
带脉循行较为简单,起于胁部,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汇处)绕身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小腹。总的来看,带脉是在腰部绕行一周的经脉,如同腰带一般。
带脉到底是经脉还是穴位,
为什么还有带脉穴一说呢?
带脉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汇处。它是胆经和带脉的交汇点,所以当我们说到带脉穴,指的就是这个胆经上的穴位。而带脉属于奇经八脉,就像任脉、督脉一样,是一条经脉的意思。
根据带脉绕腰一周的特点,我们不难猜测带脉上的疼痛主要是腰腹部的疼痛。的确,首先是腰部酸软绵绵疼痛,此类腰痛不是很剧烈,但总感觉有微微的疼痛感,尤其是劳累过后,疼痛持续时间变长,疼痛程度稍有增加,这种腰痛就属于带脉上的痛。由于带脉具有“总束诸脉”的作用,许多纵向走行的经脉都会和带脉在腰腹部相交,如果带脉的约束能力降低,那就会引发腰部酸痛的症状。
其次,是腹痛连着腰背一起痛,临床上此类病人较少见,但也有腰腹都痛的情况出现。同样,此类疼痛不会太剧烈,且女性较为多见。往往出现在月经期前后,痛经伴腰酸背痛,这种属于带脉上的痛。
还有就是疝气疼痛,因为疝气多发在下腹部,位置与带脉高度重合,所以疝气疼痛也属于带脉上的一种疼痛。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带脉疼痛都具有疼痛感不强,但持续较久的特点。在中医学中,此类疼痛主要是虚症,所以带脉疼痛的患者往往是虚弱之人,在劳累过后,疼痛更为明显。因此,带脉上的痛可以提示患者,你可能身体较为虚弱,需要通过补益的方式来缓解疼痛。
具体该如何补益呢?
医院中医科就诊了。有些朋友可能觉得我的症状时间已久,而且并不影响正常生活,休息休息就好了,没必要去看医生吧。但我们要知道,每一次的疼痛都是身体在给你提醒,病程越长病情越严重,别等到“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了才后悔。
现在正值中医膏方季,大家不妨趁此机会前往中医科让医生给你把把脉,看看有没有调理补益的需要。
供稿:俞捷
原标题:《中医
“腰部环线”带脉上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