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脉穿刺之前,抹在上面,可以起到一定镇痛作用,小朋友不是害怕打针嘛,对小朋友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门诊二楼,“麻醉评估疼痛门诊”医生正在为无故肚子疼痛长达多月的小患者进行检查前的麻醉评估,给予个体化疼痛舒缓方案。今天是世界镇痛日,一起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了解“镇痛”这件事吧!
“孩子做肠胃镜手术之前要做麻醉评估,同时他还有肚子疼痛,所以我们就过来这边了”,患儿家属李先生告诉记者。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主治医师薛彬表示:“一些神经性的病理疼痛,偏头痛、腹痛这类的病人,我们也可以给他一定的干预和处理。这一块内容在成人已经开展得很普遍了,在小孩这一块还有待提高。”
门诊二楼,有一座近平方米的复式小屋,连接着手术室,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阳光小屋”。早上9点,数十位孩子陆续走进小屋,做术前准备。在这里,护士们成为小患者术前最值得信任的人,通过舒适化的缓解和宣教,让小患者们构建手术预期心理,消除不安与恐惧,缓解父母分离焦虑。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护士长徐维虹向记者介绍道:“要做手术的小病人都是从这个门进来,护士可以在游戏区陪小朋友玩,另一边是等候区,实际上也是一个宣教区,我们允许一个家长陪着小朋友来这里,因为家庭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等到手术,病人由通道进入到手术区域,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这里进行第二次核对,然后将小朋友带入到手术室里。”
患儿家属朱女士向记者坦言,孩子一路上都对手术很担心,但是来了这里发现是这样一个环境,心理得到了舒缓:“小朋友其实是一个挺懵懂的阶段,他也会问,但我们家长也没有相关的知识,这样根本不能缓解他的焦虑和恐惧情绪,这里的动画宣教就带他一步一步了解麻醉是什么,手术流程是什么,动画也是卡通的形象,孩子会接受得比较好。”
手术过程中组织的损伤、炎症反应都可能继而产生疼痛,这些构成了术后疼痛的主要来源,因此,围术期的镇痛方案不仅仅是术后,这间手术室内,手术实施之前,主刀医生们正默契而耐心地等待一个周全的麻醉舒缓过程:麻醉医生会根据手术方式和时长等因素,为每一位患儿制定出个性化的术前无痛干预方案,完成生命监测,让小患者在整个围术期内免除疼痛。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主治医师季莹莹和同事们正为一位即将进行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手术的小患者,制定全身麻醉以后在复合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术后镇痛方案,增加患者术后舒适性。
记者走到术后的pacu“苏醒室”,这里十来位从手术室推来的小患者由麻醉状态逐渐转回到苏醒状态,无哭声的镇痛方案继续在这里“接棒”。
“现在对疼痛的治疗观念,就是希望在孩子们感受到疼痛之前,就对他可能将要感受到的疼痛情况进行处理,如果是手术之后的病人,我们要给他进行一个超前的镇痛,那么如果有其他合并症的病人,我们要解决他的合并症”,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副主任医师许文妍介绍。
记者了解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全年麻醉介入的手术近3万台,涉及各类疾病,精细化的麻醉处理方案正大幅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此外,麻醉科也从手术室走向临床阵地,为患儿提供安全保障和无痛支持,遍布无痛胃肠镜、舒适化口腔治疗、无痛腰穿等各个科室,实现从门诊到全围术期再到门诊的全流程麻醉舒适化体验。
责任编辑邓清元
文字李理
摄影闵迪
来源浦东发布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