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皮
干瘪皱缩貌不奇,平凡常被鄙弃之。止咳化痰理中气,妙手无此病难除。
01陈皮简介
陈皮
citrireticulataepericarpium
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干燥果皮。
陈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1-4mm。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和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白色,粗糙,附*白色或*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苦。广陈皮: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约1mm。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中国药典》)
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干燥。(《中国药典》)
此品以广东新会所产者为佳品,奉为道地药材,又称“广陈皮”或“新会皮”。
02药性功效
辛、苦,温。归脾、肺经。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煎服,3~10g。
气虚、阴虚者慎服。
临床应用
1、脘腹胀痛,食少吐泻。本品辛苦气香,有行气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对寒湿阻滞中焦者最为适宜。(1)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每与木香、枳壳等同用。(2)治寒湿中阻之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常配苍术、厚朴等药,以燥湿行气,运脾和胃,如平胃散;(3)治脾虚气滞,腹痛喜按、不思饮食、食后腹胀、便溏舌淡者,可与*参、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异功散;(4)治肝气乘脾,腹痛泄泻,常与白术、白芍、防风同用,如痛泻药方。
2、呕吐,呃逆。本品苦辛性泄,辛散温通,入脾胃经,能化湿健脾,理气调中,而具有良好的和胃止呕之功。(1)治痰湿阻滞,胃失和降治恶心呕秽,可配生姜同用如橘皮汤。(2)治胃虚有热治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常配竹茹、人参等同用,以补虚清热止呕,如橘皮竹茹汤。
3、湿痰胸闷咳嗽。本品入脾,能燥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入肺,能宣畅肺气,化除痰湿。为治湿痰之要药。(1)治湿痰咳嗽,胸闷气促,呕吐痰涎,色白量多,常与半夏、茯苓配伍,如二陈汤;(2)治寒饮咳喘,痰多清稀,常配麻*、干姜、细辛等;如小青龙汤。
此外,尚可用于痰阻气滞所致的胸痹,见胸闷气短,每与枳实同用。
03日常应用
古人有云:“百年陈皮,千年人参”,由此可见陈皮是有着非常高的药用价值的。陈皮同补药一起用则补虚,同沉降药一起用则沉降,跟不同食物的搭配,不但可以放大功效治疗百病,还能做成药膳,和不同的食材泡水或者煮粥,更能缓解不同的疾病症状。
陈皮+大枣
1、慢性胃炎:陈皮有理气开胃、治脾胃病的功效,大枣能滋补脾胃,调和气血。陈皮和红枣的组合有益气补脾、健胃消食的作用。2、养血安神:大枣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具有滋阴补阳,补血之功效。
陈皮+蜂蜜
1、美容护肤:陈皮水加上蜂蜜混合在一起。不但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还具备非常好的保湿效果。2、消除灰甲:蜂蜜对真菌引起的灰指甲有很好的抑制作用。3、消炎解*:陈皮含有的橙皮苷可以调节血糖血脂平衡,跟蜂蜜一起喝能起到抗炎解*作用。
陈皮+粳米粥
1、预防便秘:粳米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胃肠蠕动,可以有效缓解长期便秘。2、痔疮肛裂:常吃陈皮粳米粥可以预防痔疮复发。3、防糖尿病:陈皮粳米粥对防治糖尿病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老年人平时最好多吃点。
04陈皮vs青皮
相同点
二药同源于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辛苦性温,均能理气;治疗气机郁滞证。
不同点
青皮:为橘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主入肝胆经,其性燥烈。功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常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痛、乳房胀痛、小肠疝气、经行不畅、食积疳积、积聚撤疲等。
陈皮:为橘干燥的成熟果皮,主入脾肺经,性较缓和。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常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湿痰、寒痰所致的咳嗽痰多等。
05古今研究
古代记载
民间使用橘皮的历史很久远,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将橘皮收归上品:“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一名橘皮。生川谷。”陈皮最早载入官方医家典册是北宋距今多年成书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面明确载入陈皮的使用方法。
现代研究
主含橙皮苷、川陈皮素、新橙皮苷、橙皮素等,还含有辛弗林、挥发油等成分。《中国药典》规定:含橙皮苷不得少于3.5%;饮片不得少于2.5%。本品有调节胃肠运动、抗过敏、平喘、抗肿瘤、升高血压、抗脂质过氧化、扩张支气管、祛痰、利胆、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
编辑|zy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中国药典》
-END-
期待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