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人类的肚脐其实是一个无法避免的、天然的疤。这是由胎盘类哺乳动物的出生方式决定的。
我们一定有听见老人这样的说法:肚脐连着肠子,不能随便挤、随便挖,会肚子疼、感冒之类的,这是真的吗?
肚脐
肚脐在医学上也是一个穴位,被称为“神阙穴”,是治疗腹泻、腹痛和调理肠胃的一种途径。
有些医生可以根据个人的肚脐形状看出这个人的健康状态。这是人体腹部组织比较薄弱的地方,容易因为手冷或者外界干扰受到疝气的影响。因此,很多老人都会告诉我们不要随便摸肚脐。
肚脐是胎盘类哺乳动物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疤”,是我们出生后断开的脐带打结而成的结构(其它动物不会打结,一般是自然脱落形成微型创口,由皮毛遮挡),形态各异(有的凸出,有的凹陷)这是根据每个人的皮下组织薄厚决定的。
肚脐是我们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为胎儿提供营养补充、排出废物连接的脐带形成的。当胎儿出生,这个连接就会被剪断,打结后慢慢遗留下来的黑色物质也会被排泄脱落,最后成为一个肚脐。
我们应该听过不少“肚脐连接着肠子”的说法,不要用水浇、会灌进肠子里、会感染。真的吗?要不要那么夸张?
肚脐连接肠道?
肚脐真的是连接着肠子吗?其实肚脐本身藏在肚子另一头的位置并没有任何“出口”,可以说只有前门没有后路。
但是在这之前,肚脐还不是只存在于个体的一个疤,而是为胎儿提供生命发育所需物质的脐带,算是胎儿和胎盘的连接,从B超上看就像是一条绳子。
脐带中包含了两个血脉,一动一静,和胎儿的主动脉产生链接,连接胎盘的另一端渐渐分散成为众多毛细血管,和母体的血液进行物质交换,这里的物质包括母体的营养物质和胎儿的代谢废物(最后由母体的子宫静动脉带走)。
那么既然是连接母体和胎儿的媒介,在剪掉脐带时,母体和胎儿是不是都会痛?或者说谁更痛?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都不会痛。
连接母体的胎盘上会有很多很多胎盘绒毛,这些胎盘绒毛通过上皮渗透,可以与母体产生联系,而分布在胎盘绒毛当中的毛细血管网也就可以和母体产生物质交换活动。
脐带并不是与母体的神经系统产生直接连接,而胎儿此时的神经系统有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剪脐带时母体和胎儿都不会感觉到痛。
到这里我们可以回答小标题当中的问题,肚脐并不通向肠子,它就只是一道疤,并且是一个一生当中的第一道疤,关键是还不能避免。
没连接还有异样感?
不知道你们会不有这种感觉?抠肚脐眼的时候,会有想去洗手间的冲动。值得一提的是,肚脐上的脐动脉还连接着脐尿管,靠近膀胱。
一般而言,当脐带被剪掉后,因为没有什么用处,连带着脐动脉、脐尿管这些结构最后都会退化,不再发生什么反应。但是,也会有一部分脐尿管仍然连接着肚脐和膀胱的表层腹膜上,并且因为这一片皮肤比较薄,随着成长完善起来的神经系统丰富而敏感,所以动肚脐的话有时就会有想冲进洗手间的感觉。
也因此,会有脐尿管关闭不到位、出现“漏水”的现象。但要是说肚脐和哪里是普遍相通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们不一样
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多人的肚脐是不一样的。前面也提了一句,它的形状和皮下组织相关,说白了,就是和这一片皮肉组织的生长情况有关。
离开母体后,没有什么用处并且被剪掉的肚脐就像是一个寻常的“伤口”,最后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形态,基本都是取决于皮肤的愈合能力。
一般来说,凹下去的这一块两边都会慢慢长起肉来,让肚脐不至于那么大。当然偶尔也会有长得太急了,肚脐凸出来的时候(没错,咱就是说长胖了)。
这里主要是想表明:肚脐的形状和给肚脐打结的方式没有什么关系,要不可以选择打成一个蝴蝶结?
为啥不能挤
经常动肚脐会生病感染吗?有时会的。这和肚脐是不是与身体其它组织有链接没有什么关系,就只是因为它真的太脆弱!
因为肚脐一般都是凹陷的,是个体中天然的、藏污纳垢的好去处。所以会有人在洗澡的时候“顺便”清洗了肚脐,或许洗的时候还挺开心?然而,因为这一点点皮肤非常薄,一个不小心就容易抠破,而这里又极容易藏匿细菌和污垢,感染就成了肚脐抗议的方式。
而这时候的肚脐上还有很多血管和神经连接,有时候这些感染可能会影响到身体其它部位。那是不是就不能动动它了呢?可以动,但是要注意分寸。
身体的清洁也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在夏天皮肤又爱出汗,像肚脐这种又脆弱、有能藏匿污垢的地方,做好清洁工作就成了一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我们可以用温水、酒精或者沐浴液等冲洗,然后用棉签轻轻擦拭(脏了就换,不要反复用),一面误伤导致感染。
到这里,突然想起来,肚脐就是一个疤,如果一个人没有肚脐,那么肚子可能就成了这样:
呃,是不是突然觉得这个天然的疤痕还是留着比较合适呢?
这其实来源于我们对某种缺陷的接受程度二带来的观点转化,现在的露脐装也深受很多人喜爱,成为时尚潮流的一种。因此接受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或者转变方式看待某一件事情,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