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胃食道逆流,胃酸过多不是主因 [复制链接]

1#
医治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yufangbaojian/m/36669.html

胃食道逆流其实指的是胃里的食物以及胃酸向上逆流至食道、咽喉甚至鼻腔或耳咽管的情形,而这种情形所导致的症状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品质。由于食道以及鼻腔不像胃一样有胃黏膜以及粘液保护,所以当受到胃酸(强酸)的伤害时,可能会引起食道溃疡、喉咙发炎甚至癌症等情形。

胃酸过多一直都被误会是胃食道逆流的主因,其实是错误的迷思,但这样的解释确实让病人能理解为什么要吃降低胃酸分泌的治疗,所以电视广告甚至医护人员都是这样教病患的。但胃食道逆流的原因绝对不是胃酸分泌过多,而是胃酸跑错地方罢了!

胃食道逆流原因

胃食道逆流有三个成因,包括贲门太松、压力大以及太敏感。第一个原因是贲门口太松,贲门口就是食道与胃交接的关卡,原因可能来自食道下端的括约肌无力或是横膈膜疝气变形,这样贲门会无法有效关起来,导致胃胀气消化不良的时候,或者肚子受到挤压或用力咳嗽时,食物跟胃酸容易衝到食道以及咽喉,导致发炎头痛甚至溃疡。

食道括约肌压力的降低:(一般定义为休息状态平均为10mmHg以上),临床上有病人若低于5mmHg,则是下食道括约肌无力,然而临床上也看到有许多病患下食道括约肌的压力约在5-10mmHg之间,压力偏低的情形会使得胃食道逆流情形时好时坏,原因就是下食道括约肌的长度会因为胃膨胀的情形而有所改变,当胃胀大时,括约肌会变短,变短的括约肌加上偏低的括约肌压力,就会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发生。

但这边也还是特别提醒如果食道括约肌在休息状态一直都是15mmHg以上,关紧但完全不开的,其实反而也是一种病态,又称为蠕动迟缓症,后面会专门写文章给大家讲“假的胃食道逆流”。

第二个原因是胃内压力大,导致胃中胃酸跟食物因为压力回流至食道。肥胖的病患因腹内脂肪多,可能造成腹内压力过大,尤其是吃饱撑着或弯腰绑鞋带时就逆流了。至于不胖的人也可能因为紧身衣穿太紧或是腹部重量训练挤压胃里的食物引起逆流。此外,慢性胃炎或长期胃排空消化不良所致,太过油腻或多肉的饮食习惯或有幽门杆菌感染,都是加重症状的原因。当然还有很多慢性病如糖尿病也会有胃排空的问题,也需要同时治疗才行。

第三个原因是食道太敏感,即使只有一丁点胃酸回流都承受不了,其实正常人也都会有逆流的情形,但是次数大约每天40次左右是可容许的,而且没有症状。但食道太敏感的患者通常是逆流次数跟正常人一样,但是一逆流就有感到症状。而另一种类似的患者就是逆流次数没有异常多,觉得有症状时其实根本没逆流,也就是我们说的功能性火烧心,这种情形通常与睡眠品不佳、忧郁、焦虑、停经经候群或A型人格的问题有关。

胃食道逆流同时也会造成“向上逆流多,向下排不掉”的情形。“向上逆流多”指的就是胃里胃酸或食物逆流的次数变多,而逆流的东西可以是强酸性(PH4),弱酸性(PH4-7)或是碱性(PH7)的胃液。不一定是酸的逆流才会让你不舒服喔!胆汁碱性的逆流也是有可能的,这也是民众常常会误解的认知。

“向下排不掉”指的是食道收缩力不足,无法将食物往胃里顺利地推送,所以就算胃酸逆流到食道了也很久才会回到胃里去。这种情形在食道长期因逆流而慢性发炎的病患最常见,因为反复性食道发炎刺激,不仅会引起黏膜病变,也会造成食道肌肉无力,而且就算治疗后可能也无法恢复正常,治疗时机还是要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