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贵溪医共体看病不再难 [复制链接]

1#

本报鹰潭讯记者黄凯霖报道:5月23日,记医院医共体总院塘湾分院(塘湾镇中心卫生院),在干净整洁的诊疗区,看到病人正安心地接受治疗,螺旋CT、DR、彩超、放射科等科室设备齐全,很难想象这些“高大上”设备会出现在镇卫生院。

而在几年前,当地多数居民一旦患病,情愿跑到20公里医院。催生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年启动的一项改革:贵溪市被列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和全省12个县域综合医改试点县(市)之一。“医共体”新政的推出,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而乡镇卫生院医保报销比例高,就诊费用也相对减少,真正实现了“少跑路、少付费”目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家住塘湾镇的龚大爷今年83岁,十多年前曾因急性医院住院治疗,出院后留下了后遗症,伴有高血压等慢性病,此前因为镇卫生院条件有限,不能医治他的病,因此他每个月医院开药、复查身体。从年开始,困扰龚大爷多年的“看病远”问题终于解决了,如今,他只要步行去塘湾镇中心卫生院就能看门诊。最近,在该镇中心卫生院看病时,龚大爷发现除了卫生院医生,医院神经内科的主任医生也全程参与他的诊疗,这让他喜出望外。

贵溪市卫健委主任叶剑锋告诉记者,实施改革试点后,全市分别成立了以医院、医院为龙头的两大“医共体”,其中,医院牵头的医共体就包括了塘湾镇中心卫生院在内的14家乡镇卫生院,这些乡镇卫生院均改为医院“医共体”分院,并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将“优质医疗资源、优秀人才”下沉到乡镇分院,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

王鹏就是在“医共体”建设开展后,从贵溪市卫健委下沉到了塘湾分院,担任院长。王鹏说,改革后,投入使用远程会诊系统,医院医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对一些复杂病例提供远程视讯诊疗指导。如今,塘湾分院不仅满足了全镇群众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需求,还逐步开展了剖宫产、腹股沟疝气等外科手术,而这些手术以前在乡镇卫生院是没有医疗条件开展的。

为进一步推进县域“医共体”总院服务能力提升,贵医院合作办医力度,通过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一对一”帮扶,从而全面提升县域医共体总院的服务能力。目前,医院与医院组建医联体,通过对口支援帮扶、专家定期坐诊、成立专家工作站、远程会诊等,快速提升诊疗水平。

同时,该市投入余万元,新建智慧医疗信息化建设,通过搭建“医共体”平台、打通县乡村三级卫生健康专网、远程会诊等应用,自“医共体”影像、心电中心运行以来,已累计完成基层上传影像业务近例,实现“乡检查、县诊断”的区域结果互认,让村民在乡镇卫生院医院“同质化”服务。

“数字不骗人,我们的改革成效从门诊量就能看得出,年前的门诊量还不到1万人次,改革后,年门诊量增加到了3万人次,这表明我们的医疗服务得到了百姓的认可。”王鹏如是说。

叶剑锋说:“开展‘医共体’建设,就是要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医院的医疗服务,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量为40万人次,同比增长22%。今后,我们将推进人事编制制度改革,推进医防融合服务发展,让农村群众‘小病不出乡,康复回基层’,在医疗健康方面收获到满满的实惠和幸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