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春天ldquo眼干眼胀rdquo [复制链接]

1#
春天一到,许多人会感觉眼睛干涩,并且不容易缓解,眼干症状进一步加重甚至会引起眼部刺痛、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

一到春天,眼睛为何易出问题?

春风易伤目

中医的理论中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分别对应于肝、心、脾、肺、肾这五大脏器。人体这五脏又分别与春(风)、夏(暑)、长夏(湿)、秋(燥)、冬(寒)这五季相匹配。与春季相呼应的就是“风”,风为阳邪最易伤阳犯目。《内经》有云:“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目开窍于上,暴露于外,最容易受到风邪的侵犯。“春风”是自然界的气候特点,是疾病的诱发因素,这就好像有些人会在风雨突变时关节酸痛,有些人会在天气寒冷时迎风流泪,有些人会在鸟语花香时喷嚏连连,还有很多朋友会出现眼干、眼涩、眼目睛胀不适,眼睛疲劳感加重。

每天揉大腿内侧,竟如此神奇?

很多人肯定会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说出来,你肯定会恍然大悟!

其实,我们大腿的内侧,是肝经循行路线。每天揉大腿内侧,就是在按摩肝经。肝经络于胆,直接与肺、肾、胃、脑相联系,其意义重大。

肝经起于大脚趾的大敦穴,也就是胆经结束的穴位,然后沿脚背向上,然后由小腿内侧一直进入人体会阴部,环生殖器一周,进入小腹,然后从胃旁向上,通过鼻咽,到达头顶百会穴,直接与督脉相交。

当然,肝经在眼睛处有分支,会下行到嘴部,结束于嘴内。全经络的穴位不多,左右侧相加共28个。

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上面那位朋友的问题,唯有调理肝经,这才是治病之本。每天对肝经进行按压,就能很好地疏通肝经,成功为肝脏进行血液的疏通(配合打通胆经,整年气血足)。

《*帝内经》称肝为“人体的将*”,这位将*的任务就是率领“*队”,抵御体内累积以及体外不断入侵的*素。

如果肝经出现了异常,身体即会呈现各种不适的症状,如脸色不佳、喉干、恶心、下痢、阴痛、腰痛、脚的第三指痛、焦燥、缺乏决断力等。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看上去比较费劲,其实,只需要举手之劳——每天揉肝经。

1疏肝理气、防心脑血管疾病

拍打肝经,能够疏肝理气,有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平时可多由下而上拍打大腿内侧。

2养肝就是养眼

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夏承志说,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养肝就是养眼。每天刮肝经,不仅养肝,还能养眼。

3消除肝脏火气

肝火旺会让人出现口渴欲饮、小便*、发热、舌红苔*、脉弦数等症状,有些人还会伴随着易怒、眼干。而刮肝经可以消除肝脏内的火气。

4畅通气血、强身健体

刮肝经除了可以泻肝火之外,还可以打通肝经,让这条经络的气血畅通。肝经的气血畅通,“肝主藏血”的疏泄功能就会强大起来,体内的筋也会更富有弹性,人的身体怎会不健康、不强壮呢?

5防治疝气、腹部胀痛

有一种病叫疝气,这种病可以通过调理肝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这是因为肝经是十二经络中唯一的一条绕生殖器而行的经络。

当男性此处不通时,会表现为疝气,而女性则为腹部胀痛,女性常说气得肚子疼就是这个原因。

眼干、眼胀、眼疲劳如何艾灸?

肝开窍于目,目得血方能视。眼周气血供应不足是出现眼部问题的关键。若眼睛能得到充足营养,各类问题自然就能随之改善。艾灸取穴:攒竹、鱼腰、睛明、承泣、四白艾灸眼周穴位是重点,如果遇到有灸感的穴位,更要主灸之。

肝是眼睛的根养眼更要养肝

中医认为,“四季应五脏”,春季应于肝。当春季肝气升发太过,不能及时濡养眼睛,或者春季肝阳上亢,耗伤津液,目失于滋养,就会感觉眼干、目昏。

除了春季季节原因,平时如果一个人长期熬夜、用眼,也会明显感觉眼睛干涩,眼睛要靠肝血滋养才能正常工作,长期熬夜非常伤耗肝血,导致血气不足以滋润眼睛,根本的方法还是要养好“肝血”。艾灸取穴:肝俞穴:肝俞穴意指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可散肝脏之热。肝主目,艾灸此穴有疏肝理气、养血明目的作用肾俞穴:调节脏腑整体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濡养目睛。艾灸肝俞、肾俞可以调补肝肾之气,具有滋肾水、养肝木的作用,气血充足,则目得所养,配合艾灸眼周穴位,效果更佳。除了艾灸调理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要注意,比如要尽量避免用眼过度,不要在阴暗的灯光下看书或者看报,如果可以,应该适度增加室外运动。眼睛的保护是一项慢功夫,是一场持久仗。希望大家可以将艾灸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将保护眼睛的习惯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

健康养生海棠有你!

传播中医养生知识,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拥有健康,享受快乐!

济南一店: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花园路45号富祥天地8号楼2单元

美丽

章丘店:济南章丘市福泰路福泰新都城商业街S海棠养生会所

美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