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奇症源按14脐下上冲始仅抵胸后渐 [复制链接]

1#

有一人身体瘦弱,饮食正常,也没有其他疾病,只是感觉气从肚脐下上冲,刚开始气冲到胸,一段时间后到达咽喉,再一段时间又到达头顶,然后从脑后由督脉及夹脊两傍而下,再渐至腿踝足心,回到肚脐附近,整个过程大约一年循环一次。

{有气从少腹上冲,发作后一如常人者。《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指病人自觉有气从少腹向上攻冲,乍作乍止。因其气上冲胸咽,如豚之奔突,故又称奔豚气。{《难经·五十六难》:“肾之积名日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诸病源候论·贲豚气候》:“夫贲豚气者,肾之积气,起于惊恐忧思所生。若惊恐则伤神,心藏神也;忧思则伤志,肾藏志也。神志伤动,气积于肾,而气下上游走如豚之奔,故日贲豚。其气乘心,若心中踊踊,如事所惊,如人所恐,五脏不定,食饮辄呕,气满胸中,狂痴不定,妄言妄见,此惊恐奔豚之状。若气满支心,心下闷乱,不欲闻人声.休作有时,乍瘥乍极,吸吸短气,手足厥逆,内烦结痛,温温欲呕,此忧思贲豚之状。”}

其中气逆气从少腹上冲者,多由惊恐或情志不舒、忧思恚怒引起。或卒遭惊恐,或平素肝气郁结,循经上逆,气逆不降,营卫不和所致。此证气结热聚,肝气上逆,为实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亦包括此种情况。

而水寒气从少腹上冲者,多素体下焦有寒,或误汗而致心阳虚馁,水寒之气上犯凌心,阳衰阴乘,寒气上逆所致。

这里所言“气上冲”是一种病人自觉的症状,包括伤寒论里所描述的“气上冲、热上冲”,而不是病机。导致气上冲的症状有很多,喘、呕逆等都是。

在《伤寒论》中直接言“气上冲”的条文有:

[15]大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伤寒阴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小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当吐之,宜瓜蒂散。

[]厥阴之为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下之、利不止。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现代医学归类为神经官能症、冠心病等有类似症状者,中医以辩证论治为主,因表现纷繁,暂无常法。

赵立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