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桂枝汤证转 [复制链接]

1#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6997150.html

慢性肠炎合并神经衰弱案,心肝肾及脾胃四经同时受病,属脾胃虚寒、心肾不交,尊《临证指南医案·虚劳》:“上下交损,当治其中”之旨,先治以健脾和胃、温肾扶阳,次以柔肝缓急、交通心肾。

金某,男,26岁。医院病历号:。

初诊:年3月22日。

主诉:经常腹痛、大便干稀不调,伴不寐2年。

现病史:自年以来,经常腹痛、腹泻,但有时便秘。今年2月10日以来,经常腹痛、腹泻,有时1天10余次,有时9天1次,近10余天,又有腹痛、腹泻发作,无鸡鸣泻,大便稀溏、无脓血。西医诊断为慢性肠炎,经用合霉素等药治疗效果欠佳。素日衰弱,经常失眠,饮食稍一不慎或受风寒即觉周身不舒,腹鸣作泻,为完谷不化之水泻,腹内觉凉,肢体软弱,腰痠乏神,时有遗精,小便发*,昨夜整宿未眠。

检查:舌苔根部厚腻,脉象濡弱。

中医诊断:腹痛,不寐;证属脾胃虚寒、心肾不交。

西医诊断:慢性肠炎,神经衰弱。

治法:首当健脾和胃以壮后天之本,次再补益心肾。治以健脾和胃,温肾扶阳。

方药:*参9g,炒白术9g,茯苓9g,附子先煎4.5g,厚朴3g,杏仁9g,陈皮6g,炙甘草3g。2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年3月24日):

服上药后腹中雷鸣减少,晨起脐部周围攻冲奔豚亦减,其余如前。昨日风大降雪,周身甚感不舒,小溲晨*午淡,大便稀溏好转,夜睡4小时,多梦;舌苔根部厚腻转薄、中尖部薄白,脉濡弱。据以上情况分析,服温肾扶阳之剂适宜,宜加大剂量。

方药:*参9g,炒白术12g,茯苓15g,附子先煎9g,炮姜1.5g,陈皮9g,炙甘草9g。2剂,日1剂,水煎服。

三诊(年3月26日):

服上药胃纳稍舒,睡眠较前有进步,昨夜睡眠6小时,仍稍有梦,大便较前转干,头晕减轻,其余如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已稍现有力,尺部仍无根。继以前法出入,加补卫气之品。

方药:*参9g,炒白术12g,茯苓15g,生*芪12g,附子先煎9g,炮姜1.5g,白芍9g,陈皮6g,炙甘草9g。2剂,日1剂,水煎服。

四诊(年3月29日):

夜眠6小时,但稍有梦,头晕减轻,胃纳稍增,腹部攻冲感减少,大便日行1次。舌质苔如前,脉转沉弦缓。服前药未见其它不适,仍以原方照服2剂。

五诊(年4月1日):

夜睡6~7小时,稍有梦寐,头晕亦减,精神稍充,食欲增加,大便日1行、时干时溏,晨起脐下气上攻冲已止,惟腹部时有隐痛;舌苔薄白稍腻,脉沉弦缓。仍以上法出入,巩固治疗。

方药:*参9g,生*芪12g,炒白术9g,茯苓15g,附子先煎6g,炮姜1.5g,白芍9g,橘红6g,炙甘草9g。2剂,日1剂,水煎服。

按语:本案青年男性,经常腹痛,腹泻水样便,或便秘交替出现,常因饮食不慎或受寒诱发,素日衰弱,伴眠差、神倦、腰痠、遗精等,原诊断慢性肠炎,据临床症状分析,系共患心身疾病。患者缘于素体衰弱,经济困难时期营养匮乏,居处北方,季冬初春尚属寒冷,阳气当升未发,或伴忧郁思虑、情怀不舒。症见肠鸣腹泻,水样便、完谷不化,或便秘交替,腹内觉凉,脐下气攻如奔豚,体弱乏力,舌苔根部厚腻,脉象濡弱,为脾胃阳虚、寒湿阻滞、阴寒之气上冲;腰痠遗精、小溲*、眠差乏神、脉沉弦,系心肝郁热、肾气亏虚、心肾不交。路师分析:“证系心肝肾及脾胃四经同时受病,属于不足、后天虚弱所致,当前治疗原则,首应健脾和胃以壮后天之本,饮食一充,则心肝二经得养、肾水亦足,次再补益心肾。”正所谓“执中央以运四旁”(《医学三字经·胀满蛊胀》)。盖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首拟健脾和胃、温肾扶阳法,选用异功散加附子、厚朴、杏仁。其中异功散健脾和胃,附子补火生土;肺主一身之气,通降肺胃可助三焦气机调畅,用杏仁、厚朴降逆调气。服药2剂,腹中雷鸣、脐部攻冲奔豚减轻,腹泻、睡眠、厚腻苔改善。遇风雪天仍周身不适,脉濡软,继以前法去厚朴、杏仁,以附子、炮姜增强温阳散寒,重用生*芪益气实卫,加白芍和营育阴、柔肝缓急,并佐制姜、附过于辛燥。共进药10余剂,肠鸣腹痛、奔豚气、腹泻缓解,食欲增加,睡眠恢复,精神见充。由此看出,路师在尊经师古、大量实践基础上,倡导“持中央、运四旁,调升降、顾润燥,怡情志、纳化常”的调理脾胃学术思想,运用于情志所伤、饮食劳倦的复杂心身疾病多获佳效,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见端倪。(杨凤珍郑昭瀛胡镜清整理)

古今医案云平台

欢迎访问古今医案云平台:

分享 转发
TOP
2#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常用的中成药

说起常用的中成药,诸如逍遥丸、健脾丸、知柏地*丸等均是大家耳熟能详,甚至家中常备的“健康小卫士”,大家对其传统药效也都非常清楚,可以说是应用自如。

但是随着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和现代研究的深入,这些经典的“老药”焕发出新的风采!事实证明,在传统应用之外,这些中成药还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神奇作用!一起来看看吧~

—1—

逍遥丸

逍遥丸过去常用于治疗肝郁血虚、肝脾不和所致的口燥咽干、神疲乏力、食欲减退、两胁胀痛等症。近年来经科研和临床试用发现本品还有很多新用途。

○治高脂血症

本品有良好的降低血脂功效,且疗程短、见效快,长期服用无*副作用,停药后血脂也不会反弹。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6克,15天为1疗程。

○治慢性肝炎

本品具有使肝细胞糖原蓄积正常,又能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有抑制脂肪肝的发生和纤维增生作用;抗肝细胞坏死的作用显著,是治疗慢性肝炎的好药。

○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本品可促进消化夜分泌,增进食欲;有镇痛、解除痉挛功能;有疏肝解郁、缓急止痛作用,因此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疗效。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9克,30天为1疗程,服至痊愈。

—2—

柏地*丸

知柏地*丸由熟地*、山茱萸、怀山药、知母、丹皮、茯苓、泽泻、*柏8味中药组成,具有滋阴降火等功效。

过去常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劳热、遗精、盗汗、咽喉肿痛等病症。近年来经科研及临床试用观察,发现本品还有很多新用途。

○治单发良性甲状腺结节

有人用本品观察治疗单发良性甲状腺结节46例,总有效率为91.3%。方法是口服本品,每次9克,每日3次,或其浓缩丸,每次8粒,每日3次,90天为1疗程。

○治遗精

有人用本品治疗遗精者45例,总有效率为93.3%。方法是口服本品,每次9克,早、晚各1次,20天为1疗程。同时,也有人用本品治疗男性不育症和不射精等病症,疗效均很好。

○治糖尿病

有人用本品治疗阴虚火旺型糖尿病人36例,总有效率为94.4%。方法是每次口服9克,每日早、晚各1次,或其浓缩丸每次8粒,每日早、晚各1次,用温开水送服,每次8粒,每日早、晚各1次,用温开水送服,30天为l疗程。

此外。还有人用本品治疗老年干燥症、肾病综合征、急性尿路感染、顽固性盗汗等,均收到满意疗效。

—3—

健脾丸

健脾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常用中成药。过去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所致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病症。近年来经科研及临床试用表明,本品还有很多新用途。

○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有人利用本方有兴奋中枢、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的作用,以及抗溃疡的作用,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收到了很好的疗效。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9克(1丸),温开水送服,半个月为l疗程。

○治慢性细菌性痢疾

有人利用本方对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治疗慢性菌痢26例。经治疗3~5天全部治愈,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症状全部消失。方法是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9克(1丸),温开水送服,1周为1疗程。

○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有人利用本品有增强和调理胃肠机能、健脾助消化、止泻、消痞止痛等功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多例,总有效率在90%以上。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1丸(9克),温开水送服,1个月为1疗程。

此外,还有人用本品治疗胃下垂、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症,均收到了满意疗效。

—4—

云南白药

它以云南特产三七为主要成分,对于止血愈伤、活血散瘀、消炎去肿、排脓驱*等具有独特疗效,特别对内脏出血更有其神奇功效。

因此成为主治各种跌打损伤、红肿疮*的特效药。近年临床发现,云南白药还有其他妙用。

○治冻疮

用法:将云南白药粉用75%乙醇调成糊状敷于患部。若已破溃,则将药粉撒在溃破处,以溃疡面全部盖上药粉为度,再用消*纱布包扎,面积较大的多撒些药末,以免结痴粘连纱布。治疗期间宜保暖。一般用药2~3次愈合。

○治宫颈炎

用法:取云南白药粉、氯霉素等量加凡士林调成膏,局部外敷用药,每天治疗1次。

○治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在内科为常见病,患病率较高,现用云南白药治疗效果较好。

用法:成人每次口服0.2克,1日6次。必须连续服用,即使疼痛消失,仍要坚持用药,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治带状疱疹

该病病情反复,疼痛剧烈,病人甚觉痛苦。

用法:云南白药调成糊状,涂敷患处,每日3~5次,同时口服白药0.3克,每日4次,连用1~3天开始结痴,疼痛减轻,一般3~8天即可痊愈。

—5—

归脾丸

归脾丸是常用中成药。它由*参、白术、*芪、龙眼肉、酸枣仁、木香、当归、远志、甘草、茯苓、大枣、生姜共12味中药组成。

具有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功效。适用于食少体倦、面色萎*、健忘失眠、心悸及各种出血等症。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本药还有不少较好的新用途。

○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有临床报导,本方用于治疗气血两虚型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获得显著效果。

用法:每日3次,每次9克,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或好转。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及阵发性心动过速

用法:每日3次,每次9克,1周为1个疗程,一般两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多位患者服药10~15天后,诸症显著减轻,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效应。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用归脾丸治疗气血两虚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25例,其中,治愈者20例(症状全部消失),占80%,好转者5例(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部分消失),占20%。

服药时间最少者12天,最多者31天,平均18.5天。

用法:每日服归脾丸3次,每次9克,半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

—6—

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具有活血化淤、缓消包块的功效,适用于妇女少腹宿有包块,按之腹痛挛急,或妇女月经困难、经停腹痛、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

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本方还有不少较好的新用途:

○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中医认为,本病为气血凝滞,络脉闭阻所致。遵古训“脉道以通,气血乃行”之宗旨,故用活血化淤、缓消包块的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疗效显着。

用法:每次3粒,日服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治疗痛经

采用桂枝茯苓丸治疗痛经患者46例,总有效率为97.8%。治愈的45例经随访1~2年,均未见复发。

用法:桂枝茯苓丸,每次6粒,日服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经前5天开始服药至经净为1个疗程。临床观察46例中,用药2个疗程治愈者20例,3个疗程治愈者18例,4个疗程治愈者7例。无效者1例。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出现眩晕耳鸣、烘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月经紊乱等症状。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59例,效果颇佳。

用法:桂枝茯苓胶囊,每次3粒,早、中、晚各服1次,饭后温开水送服,至症状消失时停药。

—7—

怎样使用常见的各种中成药

(请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第一节亚健康

痰湿内生:香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肝郁气滞:逍遥丸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丸

气虚:永盛合阿胶

阴虚:六味地*丸

阳虚:参茸三鞭丸强阳保肾丸

第二节上火

胃火:大山楂颗粒宽中顺气丸清胃*连丸快胃舒肝丸

肝火:泻青丸

乳房肿块:乳核内消液

肺火:清热地*丸、清肺抑火丸

第三节肩周炎

散寒活络丸

第四节腰背痛

散寒活络丸

第五节中风以及后遗症

中经络:再造丸、散风活络丸

肝肾阴虚:知柏地*丸

中脏腑阳闭:安宫牛*丸、至宝丹

中脏腑阴闭:苏合香丸

中风后遗症:化瘀丸

第六节眩晕

肝阳上亢:泻肝安神丸

肾经亏损:参茸三鞭丸、六味地*丸

气血两亏: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内补养荣丸、参桂鹿茸丸

痰湿中阻:二陈丸

第七节便秘

燥热内结:搜风顺气丸、通幽润燥丸

气机郁滞:宽中顺气丸、宽胸舒气化滞丸

虚秘:阿胶、蜂蜜

气虚不运:麻仁润肠丸

阴寒凝滞:半流丸

第八节泄泻

寒湿湿热:四正丸

伤食症:大山楂颗粒、槟榔四消丸、加味保和丸

肝气乘脾:快胃舒肝丸、舒郁九宝丸、调味舒肝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

肾阳虚衰:肉蔻四神丸、四神丸

第九节食道疾病

痰气交阻:二陈丸

瘀血内结:九气拈痛丸

津亏热结:搜风顺气丸

气虚阳亏:蔘桂理中丸、金匮肾气丸

第十节腹痛

虚寒证: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

气滞症:舒郁九宝丸

血瘀证:九气拈痛丸

食积症:大山楂颗粒、加味保和丸

第十一节胃痛

气滞胃痛:快胃舒肝丸良附丸

血瘀胃痛:九气拈痛丸

食滞胃痛:加味保和丸、大山楂颗粒

虚寒胃痛: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

阴虚胃痛:补益蒺藜丸

胃脘灼热疼痛:搜风顺气丸

第十二节呕吐

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水

饮食停滞:大山楂、加味保和丸

痰饮内阻:二陈丸

肝气犯胃:快胃舒肝丸

胃阴不足:补益蒺藜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

第十三节月经不调

肝气郁滞:坤顺丸

血虚证:宁坤养血丸

气不摄血: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血热内扰:清热凉血口服液

第十四节心肌炎

营心丹

第十五节痛经

气滞血瘀:调经益灵胶囊

阳虚内寒:蔘桂理中丸

气血虚弱: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肝肾虚损:坤顺丸、六味地*丸

第十六节咳嗽

风寒袭肺:参苏丸、参苏宣肺丸

风热犯肺:止咳枇杷露、安嗽化痰丸

燥热伤肺:秋梨润肺膏、清热地*丸

痰湿蕴肺:二陈丸

痰热壅肺:清金止嗽西瓜膏

肺气虚损:清肺止嗽丸

肺阴亏耗:定喘止嗽丸

第十七节乳腺增生

乳核内消液

第十八节急性乳腺炎

活血解*丸

第十九节用眼过度

杞菊地*丸

第二十节肾结石

石淋通颗粒

第二十一节心绞痛

心可宁胶囊

冠心安口服液

通脉口服液

第二十二节失眠

肝郁化火:泻肝安神丸

痰热内扰:牛*清心丸

心脾两虚:养血安神丸

阴虚火旺:养心安神丸

心肾不交:孔圣枕中丸

第二十三节心悸

心血不足证:安神补心丸

阴虚火旺证:养血安神丸

心阳不足:营心丹

心血瘀阻证:心可宁胶囊、冠心安口服液

第二十四节高血压

痰瘀互结、风痰上扰、瘀血阻络:愈风宁心片

阴虚阳亢、肝阳亢盛、肾阴亏虚:久强脑立清、牛*降压丸、杞菊地*丸

肾阳亏虚:参茸三鞭丸、强阳保肾丸、金匮肾气丸

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

第二十五节骨折

接骨:回生第一丹

活血化瘀消肿:跌打丸

第二十六节痔疮

地榆槐角丸、如意*金散

第二十七节儿童感冒

风寒:儿感清口服液

风热:小儿清解颗粒

第二十八节成人感冒

风热:清热感冒冲剂、灵翘解*颗粒、安嗽化痰丸

风寒:参苏宣肺丸参苏丸

第二十九节哮喘病

寒症哮喘:气管炎丸

热证哮喘:定喘止嗽丸

长久哮喘:老年咳喘胶囊

第三十节小儿发热

风寒:儿感清口服液

风热:小儿清解颗粒

里热证:小儿清热宁颗粒

第三十一节肺痨病

利肺片

第三十二节中暑

中暑的紧急救治: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丸

暑厥:苏合香丸

暑湿遏表:藿香正气水、四正丸、仁丹

暑热蒙心:牛*清心丸、至宝丹、紫雪丹

气阴两竭:生脉饮

第三十三节更年期

百合更年安颗粒

第三十四节银屑病

克银丸

第三十五节红眼病

*连上清片、明目蒺藜丸

第三十六节糖尿病

止渴降糖胶囊

第三十七节不孕症

调经促孕丸、五子衍宗丸

第三十八节闭经

调经益灵颗粒、复方益母草膏

第三十九节白带病

脾肾两虚:千金止带丸

湿热下注:二妙丸

肝火旺盛型:泻青丸、龙胆泻肝丸

第四十节毛囊炎

解*凉血合剂、如意金*散

第四十一节中医美容之道

养血:阿胶

通便:通幽润燥丸

第四十二节中药祛痘

解*凉血合剂清热解*口服液

第四十三节慢性咽炎

利咽灵片

第四十四节脂肪肝

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调味舒肝丸、舒肝和胃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脾虚湿盛:参芩白术丸、六君子丸、平胃丸

无明显症状,但是CT检查有脂肪肝:同仁清脂茶

第四十五节风湿

风湿关节酒

第四十六节小儿疳积

肥儿丸烂积丸

第四十七节扁平疣

肝郁血瘀:丹栀逍遥丸、理气化瘀口服液

气虚:参芩白术丸、清血内消丸

肺为蕴热:解*凉血合剂、栀子金花丸

血虚肝旺:龙胆泻肝丸、血府逐瘀汤

第四十八节中医祛斑

气滞血瘀型:理气化瘀口服液

肝郁内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加龙胆泻肝丸

脾虚湿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参芩白术丸

肝肾不足:六味地*丸、滋补肝肾丸

外用:养荣祛斑膏、珍珠末面膜

第四十九节痢疾

加味香连丸、泻痢固肠丸

第五十节癫痫

医痫丸

第五十一节前列腺炎

肾虚精亏:知柏地*丸

气滞血瘀:前列舒乐胶囊

虚中夹实:癃闭舒

嗜食烟酒辛辣:龙胆泻肝丸

第五十二节骨质疏松症

肝肾阴虚:六味地*丸、百合更年安颗粒

脾气虚:参芩白术丸、补中益气丸

肾阳虚:参茸三鞭丸强阳保肾丸

第五十三节虚寒证

气虚血亏:人参养荣丸、补中益气丸、永盛合阿胶、参桂鹿茸丸

营卫不和:虚汗停颗粒

虚火内炽:二至丸、知柏地*丸

邪热郁蒸:龙胆泻肝丸、四妙丸

第五十四节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困脾:香砂六君子丸

脾胃虚弱:补益资生丸、平胃丸、蔘桂理中丸

脾肾阳虚:四神丸、十全大补丸

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

寒热错杂:泻痢固肠丸

血瘀肠络:九气拈痛丸

第五十五节尿路感染

膀胱湿热:分清五淋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第五十六节高血脂

脾虚湿盛:参芩白术丸

气血不足:参桂鹿茸丸、永盛合阿胶

痰湿中阻:二陈丸、同仁清脂茶

第五十七节扁桃体发炎

风热外侵:喉症丸

胃火炽盛:清胃*连丸、喉症丸

肺肾阴虚:喉症丸、知柏地*丸

脾气虚弱:参芩白术丸、喉症丸

第五十八节男性不育

肾精亏虚:六味地*丸、五子衍宗丸

肝气郁结:舒肝丸、逍遥丸

命门火衰:强阳保肾丸、参茸三鞭丸

肾阴亏虚:六味地*丸、加味地*丸

气滞血瘀:乌金丸

痰湿内盛:香砂六君丸

第五十九节湿疹

热重于湿:龙胆泻肝丸

湿重于热:参苓白术丸

血燥:皮肤病血*丸

第六十节心脏病

心血不足:安神补心丸

心气不足:营心丹

滋阴补气:强心丹

第六十一节黑眼圈

女性肾经虚寒:永盛合阿胶、加味青娥丸

男性肾经虚寒:强阳保肾丸

第六十二节老年痴呆

肝阳上亢:杞菊地*丸

肾精亏虚:参茸三鞭丸

痰湿蒙闭:苏合香丸

第六十三节过敏

健脾补气:归脾丸、参苓白术丸

补肾固肾:参茸三鞭丸

调和营卫:防风通圣丸

脾肾同补:补益蒺藜丸

第六十四节白内障

肝肾阴虚:杞菊地*丸、六味地*丸

脾肾阳虚:四神丸

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参桂鹿茸丸

脾虚湿热:参苓白术丸、木香顺气丸

第六十五节老年耳聋

肝肾阴虚:杞菊地*丸

心脾两虚:参苓白术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

气血亏虚: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

痰浊中阻:同仁清脂茶、二陈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第六十六节女性排卵障碍

闭经症:调经促孕丸

肝肾阴虚:杞菊地*丸、六味地*丸

肾阳虚者:内补养荣丸、安坤赞育丸

阳虚体胖者:金匮肾气丸

第六十七节肿瘤

抑制癌细胞扩散,癌症辅助治疗:西*丸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如有相关病症,请遵医嘱内容来源

连锁药店网综合整理自网络免责声明

文中内容观点与本

TOP
3#
刘文斌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05691.html
一、营卫不和刘渡舟医案:李某某,女,53岁。患阵发性发热汗出一年余,每天发作二到三次。前医按阴虚发热治疗,服药二十余剂无效。问其饮食、二便尚可,视其舌淡苔白,切其脉缓软无力。辨为营卫不和,卫不护营之证。当调和营卫阴阳,用发汗以止汗的方法,为疏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2剂。服药后,吸热稀粥,覆取微汗而病愈。按语:发热汗出见舌不红而淡,苔不少而白,脉不细而缓,则非阴虚发热之证,乃营卫不和也。营卫,即人体之阴阳,宜相将而不宜相离。营卫谐和,则阴阳协调,卫为之固,营为之守。若营卫不和,阴阳相悖,营阴不济卫阳而发热,卫阳不固营阴则汗出。用桂枝汤“先其时发汗则愈”。二、高热岳美中医案:张某某,女,15岁。发热半年余,体温高达40℃,多方治疗无效,且但渴不多饮,二便自调,舌淡苔*,发热恶风,脉见浮缓,时有汗出,诊为中风证未罢,营卫失和,用桂枝汤3剂,如法服用而痊愈。按语:发热虽高.但渴不多饮,二便自调,自无里证。但见恶风、汗出、脉来浮缓,表证备焉。乃卫气外浮而发热,与桂枝汤济营调卫,中病即愈。三、自汗刘少轩医案:林某某,青年渔民,文关岛人。体素健壮,某年夏天午饭后,汗渍末干,潜入海中捕鱼,回家时汗出甚多从此不论冬夏昼夜,经常自汗出。曾就诊数处,以卫阳不固论治,用玉屏风散及龙、牡、麻*根等,后来亦用桂枝汤加*芪,均稍愈而复发。医院诊治,疑有肺结核,经x光透视,心肺正常。经过年余,体益疲乏,皮肤被汗浸成灰色,汗孔增大,出汗时肉眼可见。汗出虽多但口不渴,尿量减少,流汗时间午、晚多而上午止,清晨末起床前,略止片刻。自觉肢末麻痹,头晕,脉浮缓重按无力。治宜微发其汗而调营卫.处方:桂枝梢9克,杭白芍9克,炙甘草3克,大枣7校,生姜9克,水一碗煎六分。清晨睡醒时服下,嘱少顷再吃热粥一碗,以助药力,静卧数小时,避风。服药后全身温暖,四肢舒畅,汗已止。仍照原方加*芪15克,服法如前,但不吸粥,连进2剂,竞获全功。其后体渐健壮,七年未发。按语:病起于腠理疏松之时,水湿直浸营卫之间,卫与营分,欲“司开合”而不能,致毛孔洞开不收,故自汗不止。然病延既久,当察有无证变,所幸“汗虽多但口不褐”、“脉仍浮缓”,可知“脏气末伤”,病仍在太阳营卫之间,此所谓“病常自汗音,……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合故尔。故治仍室桂枝汤“复发其汗”,今卫与营和则愈。四、汗出偏诅刘渡舟医案:孙某,男,39岁。患病为左半身经常出汗,而右半身则反无汗,界限分明,余无不适。脉缓而略浮,舌苔薄白。此左右阴阳气血不相协和,此应调和阴阳,令气血和则愈,宜桂枝场: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l2枚,炙甘草6克,3剂。服药后暇热粥,得微汗而愈。按语:《京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营卫阴阳于周身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本案汗出偏沮,乃营卫不和,阴阳失调之例证。如不及时治疗则营卫相悖,阴阳不维,就可能导致半身不遂之“偏枯”证。《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即为此意。本病往往由外感风邪引起,用桂枝汤祛风解肌,调和营卫,顺复阴阳,不失为正治之法,方证相对,故三投而愈。五、无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孙百善医案:侣某男,9岁,年7月5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自幼未有汗出,每至暑月则全身皮肤发红,干燥,瘙痒,经常抓破皮肤结血痂,痛苦难忍,医院求治,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服用谷维素等药不效。刻诊:全身皮肤发红、干燥,四肢、胸腹部见有条状血痂及出血痕迹,呼吸气粗,时烦躁,口鼻干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患儿呈现一派热象,然审证求因,此非内有实热,乃营卫不调,汗液不得宣泄之故。治以调和营卫,开发2理,处以桂枝汤:桂枝5克,白芍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5剂。服药后,唯腋下赂有汗液泌出,肌肤较前感舒服柔和。因患者服用汤药困难,改用桂枝、白芍、甘草各等分,共研极细末,装入空心胶囊,每日两次,每次10克,用生姜、大枣煎汁送下,服用二—日,患儿遍身菜汗出,诸症皆除,如同常人,随访三个月未有发。按语:本案无汗,自幼即见,并无外感风寒之病史,又无恶寒脉浮紧之见,知非营卫郁滞之风寒表实证,仍为“荣弱卫强”之桂枝证也。营气内弱,不济卫阳,则卫气不营,滞于玄府而逞其“卫强”之势。荣气内弱,汗孔闭塞,则见无汗;卫气“外强”,郁于腠理,而见皮肤发红、搔痒、甚则渗血结痂、烦躁、脉浮数一派热象。但此与烦渴引饮,溲赤便结之实热内存毕竟不同本质,切勿苦寒直折,衰败营卫,又忌麻*洞开胺理,损伤营卫。只宜桂枝汤发汗解肌,济营畅卫。待营卫相济,各司其职,则汗出肌利,烦热自除。诚信桂枝汤发汗之功寓于解肌与调和营卫之中也。六、畏寒祝诺予医案:骆某,男,50岁,年8月某日初诊。时届盛暑仍着棉衣棉裤,据云极畏风寒,自汗时时,越出汗越畏风,脱去棉衣即感风吹透骨,遍身冷汗,因而虽盛暑亦不敢脱去棉衣,深以为苦。其人乎素纳食少,乏力倦怠。我诊为正气虚弱,营卫失调。予桂枝汤5剂。五天后来诊,已不畏风,能骑自行车来,且已脱去棉衣改穿夹衣,汗也减少,瞩再服3剂,痊愈。按语;营卫不和之证。卫不外因,则营不内守而汗出;汗出既多,卫阳随之外越,“分肉”无阳,必又畏恶风寒。与桂枝汤益营和卫,两相兼顾。七、风温初起任继学医案:吴某,女,63岁。年11月21日因晨起外出跑步锻炼,汗出去衣,至晚觉头痛头晕,鼻塞流涕,咳嗽喉痒,身酸楚,肢节不舒,动则身汗放出而不达,颜面不红,口唇红润,舌谈红,咽不赤,苔薄白而润,尺肤微热,脉沉缓无力。病发于小雪前两日,为运气正值终之气运,为顺化之季,候反温,其病温,治宜咸补,以甘泻之,以酸收之。桂枝15克,芍药10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3枚。服药后吸热粥以助药力,1剂而痊。按语:本证乃风温初起之候.由正虚外感风热所致。《温病条辩》曰:“太明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盖温病初起,虽有风寒之状,亦不可“汗而发之”,但宜解肌法邪,调和阴阳。正如吴瑭所说;“盖温病忌汗,最喜解肌,桂枝扬本为解肌,且桂枝芳香化浊,芍药收阴敛汗,甘草败*和中,姜枣调和营卫。温病初起,原可用之。”据任氏经验,桂枝汤不但善治虚人外感风寒之病,而且善治虚人外感风热之羔,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冬春两季感冒(风寒或风热侵袭),每获佳效。八、奔豚气秦伯末医案;某叟,70岁。因女暴亡,悲哀过甚,先呕吐,继又发作性腹痛一年余,小腹痞块作痛,块渐增大,痛亦渐剧,气从小腹上冲心下,苦闷欲死,继而冲气渐降,痛渐减,病为奔豚。子桂枝汤,共16剂,奔豚大为减轻。按语:阳虚弱,坐镇无权,则下焦寒水之气上冲,病发奔豚。桂枝汤温振心阳,平冲降逆,正为相宜。若更加桂二两.则其效更捷。九、下利中神琴溪医案:一妇人患下利数年,不进食,形体赢瘦,肌肤甲错,不能起卧,医时以参、附、诃、罂之类治之。先生诊之曰:百合篇所谓见于阴者,以阳法拯之者也。乃与大剂之桂枝汤,使覆而取汗,下利止。更与百合知母场,以谷食调理之,渐渐复原。按语;下利日久,见形体消瘦,肌肤甲错之证,乃营卫、气血不和之象。营卫不和,气血乖乱,传导失常,则见下利不止。用桂枝汤发汗解肌,调和营卫以止利,乃“逆流挽舟”之又一法也。十、重症虚劳刘渡舟医案;刘某男,18岁。早婚,素体气怯,婚后半年见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而短,浙浙恶寒,双下肢有麻冷感,夏伏天裹棉衣仍感肢冷,动则汗出,纳差腹胀,口中甜腻,夜寐多梦,思色欲动,体质日衰,进人参、鹿茸培补无效。刻诊:形瘦气怯,面萎神衰,语声低微,切两脉沉细而弱,验舌质红嫩,苔少。脉证合参,谓斯疾因房劳过度,耗气伤精,脏腑功能失调,阴阳亏损所致。理应补肾以培本,但参前医用人参、鹿茸不效,且以桂枝汤调理阴阳着手。处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10枚。5剂。药后诸症大减,但病员虚损,自难速效,继服上方加怀山药15克,炒白术12克,鸡内金10克,以培补后天,并加服桂附八味丸以补肾气,半月后告曰:药后精力充沛,饮食倍增,诸病皆除。按语:本案因早婚,纵欲伤精,渐成虚劳。观其夏天裹裘,动则汗出,舌质红嫩,脉象沉弱,乃阳虚之征;又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夜寐梦多,舌红少苔,为阴虚之象。阴阳不调,则营卫难和,法当调和阴阳为治,不然,难以奏效,前医用人参、鹿茸大补即是明鉴。刘老识证真切,巧用桂枝汤滋阴和阳,调和营卫,正中病鹄。待阴平阳秘,精神内守,则虚劳可愈。又于病去七八,增培土健脾之品,意在培后天以养先天也,俾肾之阴阳充盈,而顽疾尽拔。十一、厥证(排尿性晕厥)金树武医案:孟某某,女,12岁,年6月4日初诊。近两个月来排尿时经常昏倒,不省人事,无叫声,无吐涎,晕照3—5分钟,醒后手足欠温,肢体汗出,头晕,倦怠乏力,休息片刻后,无明显不适,已经影响上学。医院检查无阳性体征,诊断:排尿性晕服。给服安定、谷维素、维生素B1,静点刺五加、参附汤、四昧回阳饮等药不效。查:神志清楚,面包红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诊断:厥证。中医辨证周阴阳之气不能顺接,拟用和法,以平为期,调和阴阳。投桂枝汤: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Io克,生姜3片,大枣4枚。3剂,水煎服。服药后晕质次数明显减少,仅于早晚5—7点(卯、酉)发作,卯酉乃是阴阳相接之时,药中病机,效不更方,续服3剂而愈,随访二年末见复发。按语:伤寒大论云:“凡服者,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便为厥。”桂枝汤调和阴阳,顺接上下,通达内外,故能治厥。尤见汗出脉缓者,其效更捷。十二、噎膈(弥漫性食管痉挛)俞世伟医案:*某P5,56岁,年6月18日初诊。发作性咽下困难两年余。病起时因情志不舒渐感吞咽干燥食物困难,近日加重。医院校查诊断为弥漫性食管痉挛(食道官能症),用亚硝酸盐类药物、暗示疗法末见良效。刻诊自述失眠多梦,纳呆腹胀,头昏自汗,咽食便喳,食后胃中咽陈,呢气数声,甚时气从鼻出苔薄白,脉缓。证属阴阳失调,胃气不利。处方: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乌药10克,沉香1D克,水煎服,日1剂。服药4剂,症状改善,吞咽顺利,继服20余刑,话症皆除。按语:吞咽困难见汗出脉缓、鼻呜干呕者,病本在于阴阳失调,气机不利,由胃气本虚,又加情志所伤形成,用桂枝场调和阴阳,舒展脾胃气机,可谓抓住了疾病的关键。十三、风隐疹(草麻疹)刘渡舟医案:一男性患者,60岁,患等麻疹,搔痒钻心,数月不愈。切其脉浮而缓,并见汗出恶风,舌苔薄白而润。证属风邪稽留肌膜,营卫不和,因发为风疹。治宜法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3剂。服药后吸热稀粥,温覆取汗,则疹消痒止。按语:痒者,阳也,风为阳邪,侵于肌肤,稽留不去而作痒疹。同时,风中令营卫不和,则汗出恶风,脉浮而缓,诸症迭现。故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是不治疹止痒而疹自消、痒自止也。十四、月经疹张伯华医案:李某某,22岁,年10月20日诊。l6岁初潮后全身漫起疹子,经用抗过敏西药翌日消失。嗣后每逢经水来潮其疹自发,再用中西药不效,经净自消、周而夏始,缠绵至今。证见:全身散布红色疹块,痞痒,舌淡,苔白,脉浮而弱。辨为:阳浮阴弱,营卫不和。治以桂枝汤调和营卫。桂枝、白芍、生姜各10克,大枣12枚,甘草6克。3剂。药止痒消。嘱下次月经来潮前一周续服上方2剂.其疹未发。随访半年,未复发。按语:月经来潮,阴血亏虚,阳气浮动,致营卫不和,皮暖气血郁滞而发痒疹。桂枝汤有解肌作用,能调和肤废之营卫气血,消除痒疹。反感受风邪,营卫不和,气血失调之痒疹,皆可使用本方。十五、妊娠发热大场敬节医案:一妇女,自妊娠七月始,每日午后热*上升,达38℃许,历十数日而末治愈。一医诊断为结核热,乃人工流产适应证,而患者不欲手术,求余往诊。诊察所见:脉浮大而弱,并无额数,咳嗽亦不甚激烈,且有食欲,于左肺上叶证明有浸润。余投以桂枝汤,历时三周间,热始下降,终于正常分娩。……按语:本案妊娠发热血亏虚,乃阳浮阴弱所致。阳气浮动则见发热,阴血亏虚故脉来浮大而弱切中桂枝证之病机,故用桂枝汤调和卫阳、益营阴而愈。十六、小儿惊风吴佩衡医案:何某之长子,年一岁半。年阴历九月初六日晨,寐醒抱出,冒风而惊,发热,自汗,沉迷,角弓反张,手足抽搐,目上视。指纹赤而浮,唇赤舌谈白。脉来浮缓。由于风寒阻遏太阳经气运行之机,加以小儿营卫未充,脏腑柔软,不耐风寒,以致卒然抽搐而成急惊风状。此为太阳肌表之证,以仲景桂枝汤主之,使中于太阳肌腠之邪,得微汗而解。桂枝10克,杭芍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小枣7枚。加粳米一小撮同煎,嘱服后温覆而卧,使得微汗。一剂尽,即熟寐,汗出热退,次日霍然。按语:小儿脏腑娇嫩,营卫未充.又加寐醒之后,肌废疏松,故突受风邪,使太阳经脉劲急不柔,而见角弓反张,手掐目吊,《索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也。所幸发热汗出,脉来浮缓,仅为太阳肌表之证.故宜桂枝汤法风解肌,使中于太阳肌腠之邪,得微汗之后,仍从肌腠而解。十七、小儿尿频程卫东医案:刘某某,男,5岁,年5月19日初诊。其父代诉:半年前因患“尿路感染”而见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经服中药治疗后,尿急、尿痛消失,而尿频尚存,近一月逐渐加重,每小时达3—5次。息几平素畏寒、自汗、有尿床史。诊见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查尿常规阴性。治以补肾因涩,投缩泉九加昧。服药3剂阁效。虑有自汗,故改投桂枝汤以调和营卫。方药:桂枝4克,白芍6克,生姜3克,甘草4克,大枣3枚。水煎服,1日l剂。服6剂,畏寒、白汗消失,尿频减半,效不更方,继服原方10剂而愈。(国医论坛4(4):50)按语:《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膀胱不藏,起因较多,虚实皆有。本案尿频兼有自汗、畏寒等太阳表证,乃卫气不与营和之征。盖卫气“温分肉,充皮肤,肥膀理,司开合”,开合失司,太阳经气不约.则外而自汗.内而尿频;又温养不得,自感畏寒。当此之时,缩固无用,唯调和营卫是为正法,投桂枝场则使营充卫固,协调互用,是为方证相对,果获佳效。十八、聚星障(单疱病*性角膜炎)魏承朴医案:高某,女,36岁。右眼干涩两周,有感冒史,曾在他院治疗无效,l年3月20日就诊。检查:右眼远视力o.6,近视力o.6/30cm。球结膜混合充血(十十),角膜中央见点状灰白色浸润,2%荧光素染色(十十),角膜知觉减退,KP(一),房闪(一)。兼见鼻塞流涕,恶风汗出,舌质谈红,苔白滑,脉浮缓。诊断:右眼单疤病*性角膜炎。证属:右眼聚星障。治宜琉风祛邪,调和营卫,退翳明目。处方,桂枝、白芍各9克,生姜3片,炙甘草3克,大枣5枚,蝉衣6克,每日l剂,水煎服。服6剂,远视力o.8,球结膜充血减轻,角膜轻度混浊,2%目光素染色(十),鼻通涕止。又服5剂,远视力1.o,球结膜充血失,角膜透明,2%荧光染色(一)。追踪观察2年以上未见复发。按语:聚星障属目障范畴,病变复杂,病情缠绵且易复发,严重者可致失明,临床尚无特效疗法。本案由感受风邪所致,其辨证眼目在于伴有汗出恶风、脉来浮缓等症。故用桂枝汤加蝉衣以祛风明目。若因其他原因所致目障者,则又当据证而论,灵活用药,不必拘泥。十九、目盲彭履样医案:某男,20岁。初患眼病,红肿疼痛。经西医治疗肿痛消退,但逐渐弱视失明,而外观双目圆睁,毫无异感,身无不适,经久不愈。查以前所服方药,均以“目为火户”作依据,多系清热泻火之剂。分析其初病时目虽红肿疼痛,尚能视物如常。肿痛消失反而不明,愈治而视力愈弱,此必苦寒阴柔过剂,损伤中气,以致营卫紊乱,精血不能上荣于目,故目盲不能视物,此医药不当,非目疗所为。拟以调和营卫之法,处以桂枝汤全方: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8克,甘草9克,6剂。服3剂后,目有光,模糊能视物。6剂服完,视物比较清楚,守上方,再服6剂。半月后来诊,询及目力,已能看字读报,一年是随访,未复发。按语;《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本案目疾,误治所为,因屡用苦寒,损伤脾胃,化源不充,营卫失调精气不能上注于目,渐至目视不明。投桂枝汤则使脾胃得补,营卫获充,精气上注,而目渐光明。

汉唐经方交流群3已开放

已有群的请不要重复添加

如果提示已满请添加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