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荔枝核
荔枝核
荔仁,枝核,大荔核,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本品功专散滞祛寒,行血中之气。厥阴肝经环绕阴器,若肝经血分寒湿气滞所致的疝气、睾丸肿痛,用之最为适宜。其所以治胃痛及妇女少腹气血刺痛,亦用其温行散滞之意。如无寒湿气滞者不宜用。
行气止痛:
①用于疝痛,症见少腹气滞不舒,痛引阴睾,时痛时缓,或见少腹及脐旁左右拱起,聚散无常等,可与橘核、小茴香、川楝子等同用,如荔枝散。
②用于睾丸肿痛,可与橘核、小茴香、车前子等同用。
③用于妇女肝气郁结、少腹刺痛胀气,有寒者,可与小茴香、木香、乌药等同用;有热者,可与川楝子、元胡、橘核等药同用。
荔枝核、小茴香、橘核,三药都入厥阴肝经,为治厥阴肝经的要药。荔枝核入厥阴肝经,行散气滞,长于治疗厥阴肝经寒凝气滞所致的疝痛、睾丸痛;小茴香能温肾散寒、理气止痛,乃行少腹至阴之气之要品,治寒凝腹痛、肾虚腰痛、少腹冷痛、睾丸偏坠等证;橘核功专行气散结止痛,治疗阴疝肿痛、少腹冷痛下坠、阴囊寒凉等证。
1.配橘核:荔枝核善走肝经血分,功善行气,散寒,止痛;橘核沉降,入足厥阴肝经,功专行气,散结,止痛。二药参合,专入肝经,直达少腹,祛寒止痛,散结消肿之功益彰,治小肠疝气、阴囊、睾丸肿痛等以及少腹刺痛、腹内包块、虚寒性带下等证。
2.配香附:荔枝核理气止痛,长于调经止痛;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二药配用,专功肝郁,常治疗闭经、痛经、经前及产后血瘀腹痛,为妇人之良方。
3.配木香:荔枝核能行能通,能温能散,故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木香行气导滞而除胀止痛。二药合参,常治疗心腹胃脘久痛、食欲不振之脘腹胀痛等证。
4.配小茴香:荔枝核行散气滞,长于治疗厥阴肝经寒凝气滞所致的疝痛、睾丸痛;小茴香具有理气止痛之功,其性味辛温,又善温肾散寒,乃行少腹致阴之气要品。二药相配,肝肾同治,为理气疗疝之良剂,常治疗小肠疝气、阴囊睾丸肿痛等证。
5.配酒:单味烧存性,以酒调服,治心痛及小肠气。
无寒滞湿气者勿用。
内服:6~12克,入煎剂,或入丸散。
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种子。主产于中国广东、广西。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及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生用或盐水炙用。用时打碎。
《本草衍义》:“荔枝……以核熳火中烧存性,为末,新酒调一枚末服,治心痛及小肠气。”
《本草纲目》:“治颓疝气痛,妇人血气刺痛。”又云:“荔枝核入厥阴行散滞气,其实双结而核肖睾丸,故其治颓疝卵肿,有述类象形之义。”
《本草备要》:“入肝肾,散滞气,辟寒邪,治胃脘痛,妇人血气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