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哭闹不止,要不要立即去抱别让你的误 [复制链接]

1#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闺蜜小林前段时间刚升级为宝妈,喜抱一只小金猪,第一次做妈妈,小林显得特别紧张,总是担心自己做的不好。小林还是剖腹产的,手术后一直都在好好休养,恢复得比较慢,但是小林的宝宝比较闹人,总是喜欢哭闹,小林听到孩子哭总是很不忍心,所以孩子一哭闹,小林就让老公去抱、去哄,或者是自己去抱孩子。

但是小林的婆婆却是很不高兴,觉得孩子哭闹是很正常的,不要总是孩子一哭闹就抱,那么孩子会养成不好的习惯,总是会通过哭闹来吸引大家的注意,这样子带小孩会很费精力的。

小林当时虽然觉得婆婆讲得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孩子哭闹总不是无缘无故的,如果总是不理睬孩子,这样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会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小林觉得不理睬还是不大稳妥的。

想当年,当我看看我家灏灏的时候,也是十分的喜爱,他一哭闹我也总是忍不住就抱起孩子,为此我妈和我婆婆都说这样子不好,孩子得让他学会自己独处,不能总是这样抱着、宠着孩子,这样孩子以后会总喜欢黏着我,很难让孩子独立睡觉,我当时也是尽量地尝试,不过听到孩子哭还是不忍心的,现在孩子已经长大,不是照样地自己玩得开心。

哭,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孩子哭闹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有时总是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摸不着头脑,但是孩子哭了的共同点就是想要父母的安抚和拥抱。孩子打出生就很依恋母亲的怀抱,宝妈也是一听到哭声就忍不住抱起孩子,这都是本能。

但总是抱孩子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习惯,那么该不该抱呢?家长应该了解一下,别让育儿误区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总是哭闹不止?其实是有原因的

哭是孩子与他人沟通的方式,父母不要以为孩子的哭闹是没有意义的,其实,孩子哭闹不止可能是在给你传递不同的信号,父母要了解一下,不要总是以为孩子是在无理取闹,那么孩子哭闹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1、孩子肚子饿或口渴。

这个时候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那么就只能通过哭闹来吸引父母的注意,让父母喂自己奶粉或水。

2、孩子穿着不舒服。

有时候衣服太紧或是不小心限制他们的活动,衣服、被子弄得孩子不舒服,他们也会哭闹。

3、孩子大小便了。

一般孩子都是穿着尿不湿,如果孩子小便或是拉了便便,那么孩子的屁股可能感觉不舒服,这个时候孩子也会哭闹。

4、孩子困了或醒了害怕。

父母应该清楚孩子想要睡觉的时候都会哭闹,隔一会孩子就睡觉了。有时孩子睡醒了发现父母没在身边,感到害怕和不安,这个时候也会出现哭闹。

5、孩子身体不舒服。

这个属于病理性哭闹,哭啼的时间会比较长,而且哄孩子也不见效,这个时候医院查,婴儿容易患上的疾病主要是手足口病、消化不良、皮肤问题等,有些先天性的疾病会在婴儿时期显现,如果孩子长期哭闹,父母就要多加注意。

哭闹不抱,小心三大危害,父母要了解

老一辈普遍认为,孩子哭闹不要直接抱孩子,让孩子自动停止哭泣或是延迟满足孩子的拥抱需求才是正确的,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育儿方式。孩子的哭闹都是有原因的,孩子对于环境不熟悉、不会表达,那么哭闹就是唯一的方式,总是不理睬孩子,可能产生三大隐患。

1、影响孩子身体健康。

长期的哭闹会产生有害激素,长期积累会影响孩子的脑部,即使孩子不哭闹,那也是孩子哭累了,而不是孩子没有需求。另外,孩子哭闹会对腹部产生压力,极有可能出现小儿疝气,会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

2、心理上缺乏安全感。

虽然孩子脱离母体,但与妈妈之间的情感依恋是只增不减的,面对陌生的环境,孩子更需要父母给他们积极的回应,帮助孩子建立对这个世界的信任。面对孩子的哭闹总是不理睬,会让孩子陷入焦虑、恐慌的状态,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极度不安,心理上极度缺乏安全感。

3、影响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

如果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总是被忽视,那么孩子慢慢地就会放弃,也就是不再渴求父母的拥抱和关爱。出现了孩子后面总是不哭不闹,也不爱笑,不喜欢跟着父母或是和父母待着的情况,孩子成为情绪低能儿。

误区很多,父母要细心呵护孩子的成长

其实,对于孩子哭闹不止的问题,家长普遍都可能出现的育儿误区主要有两个,一是延迟满足训练,二是哭声免疫法,这两者都教导父母不要直接满足孩子的拥抱需求,想着让孩子变得独立或是得到抑制自身的欲望等。

1、延迟满足训练。

有些家长认为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不要马上去抱孩子,而是让孩子哭一段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延迟满足训练,避免孩子以后出现无理哭闹的行为。实际上这是错误的理解,一直让孩子学习等待、压制孩子的欲望,显然不是延迟满足的真实含义,这样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一种伤害。

延迟满足实质上是为了锻炼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个时候需要的是父母的要求和鼓励,并加以适时的引导。但孩子的哭闹是多方面的原因,不是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范围,不适用于延迟满足的训练。一味地让孩子等待或压制孩子的需求,只会让孩子失望、受伤,让他们失去自我控制能力。

2、哭声免疫法。

哭声免疫法实际上就是极端的延迟满足训练,对于孩子的哭闹完全置之不理,等到孩子停止哭闹的时候再去看孩子,借此训练孩子独处或是独自睡觉的能力。慢慢地,孩子就变得乖巧、不会哭闹,这也是大家推崇的训练乖小孩的方法。虽然最后孩子是不会哭闹了,但是孩子也不愿意信任父母,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

所谓的延迟满足不是家长去控制和训练孩子,而是引导孩子去自主选择,家长需要做到的就是引导孩子,不是强迫孩子,这样简单地控制或是以大欺小的方式来锻炼孩子,只会起到负面效果。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放任不管,只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在孩子需要建立对世界信任的阶段,安全感的缺失是严重的问题,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会有很大的阻碍。

在面对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能够有机会去练习表达,这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孩子是需要父母的拥抱和关怀,这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等到孩子安静下来,再来慢慢地引导孩子好好地处理情绪。虽然孩子听不懂,但是父母温暖的触摸、温柔的话语能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

育儿的道路很漫长,父母不必心急,我们最需要做的是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孩子所有的教育都必须建立在爱和温暖的基础之上,简单的训练和育儿方法可能是误区,父母要提高识别度,不要为了自己的育儿成就感而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是奶嘴妈妈育婴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